过节稍馀暇,新春试赏山。
冻苏土润埒,冰解水溶湾。
四序不相让,一心底是閒。
迥轩俯旷野,于耜廑民间。
过节稍馀暇,新春试赏山。
冻苏土润埒,冰解水溶湾。
四序不相让,一心底是閒。
迥轩俯旷野,于耜廑民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新春时节,于万寿山上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过节稍馀暇”,点明了时间背景,即节日过后,略感闲适之时。接着“新春试赏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新景的期待与欣赏之情。
“冻苏土润埒,冰解水溶湾”两句,生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大地回春的景象。其中,“冻苏”可能是指冰雪开始融化时的景象,“埒”字在这里可能是形容土地湿润的状态;“冰解水溶湾”则形象地展现了冰块融化后,水流汇聚成湾的情景。
“四序不相让,一心底是閒”两句,体现了作者对四季更替自然规律的感慨,以及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四季虽各有特色,但都和谐共存,没有争抢,这正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平静状态。
最后,“迥轩俯旷野,于耜廑民间”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广阔田野的景象,以及对农民劳作生活的关注。这里的“迥轩”指高远的观景台或视野开阔之处,“于耜”可能是指农具,暗含对农民辛勤耕作的敬意,“廑”字在这里可能表达的是关心、关注之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对自然规律的感悟以及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自然与社会的深刻理解与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僵立枯梢带雪霜,至今阴极动潜阳。
不嫌孤寂无人到,一点春风万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