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舅与功臣,由来不可诛。
草茅承顾托,宁当惜残躯。
忍视夷姜污,曲从政君诬。
国是太宗创,臣忝召奭徒。
叩首愿还笏,忤旨罪奚逋。
潭州被薄谴,敢曰非其辜。
回首望金门,无言以嗟吁。
元舅与功臣,由来不可诛。
草茅承顾托,宁当惜残躯。
忍视夷姜污,曲从政君诬。
国是太宗创,臣忝召奭徒。
叩首愿还笏,忤旨罪奚逋。
潭州被薄谴,敢曰非其辜。
回首望金门,无言以嗟吁。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观通鉴辑览至褚遂良贬潭州事嘉其忠悃辄效其体拟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褚遂良忠诚品质的赞赏,并通过自己的创作,模仿了褚遂良的文风。
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古代的元舅和功臣们,他们因为不可诛杀的原因而受到尊敬。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在国家大事中的角色,以及面对不公时的坚持立场,即使这可能导致个人的牺牲。诗人引用了“草茅承顾托”这一句,强调了即使是地位低微的人,在关键时刻也能承担重任。
后半部分则聚焦于褚遂良的故事。褚遂良在被贬谪到潭州时,诗人表达了对其忠诚和清白的肯定。诗人回顾了褚遂良在国家治理中的贡献,以及自己作为君主的职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褚遂良遭遇的同情,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即便面对不公正的指责,也愿意坚守自己的信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忠诚与现代君主的自省,展现了对忠诚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敬仰。
腾腾六尺碣,标置羽客坟。
龟螭尚坚完,字画稍破分。
道士惜故物,编扶使长存。
前已三百年,后当几何春。
昔诵八哀咏,颇推李邕文。
披襟喜此逢,再读目愈昏。
道固难洞达,辞犹不雄浑。
岂殊沸鸣蛙,见谓鼓吹繁。
惜哉开元盛,乃乏史笔人。
复疑少陵翁,赏识或失真。
凡例竟何有,占招仅成言。
当时干谒儿,误听一走门。
富贵世所擅,文章我知论。
忼慨韩柳思,不返撰述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