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坏木栖床,谁能坐相思。
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
打坏木栖床,谁能坐相思。
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首句“打坏木栖床,谁能坐相思”以“木栖床”被破坏为引子,暗示了情感的困扰与内心的痛苦,仿佛连最简单的安放思绪之所都已不堪重负。接着,“谁能坐相思”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相思之苦无人能解,表达了诗人孤独与寂寞的情绪。
“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深夜三更时分,诗人选择在石阙上书写,这不仅是对过往记忆的回顾,更是对远方之人深深的思念。这里的“夜啼碑”可能象征着某种哀伤或悲痛的回忆,夜晚的哭泣声仿佛仍在耳边回响,增加了情感的沉重感和悲剧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动作,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语言简洁而富有感染力,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捕捉和深刻表达的独特艺术魅力。
人生如行舟,南北随所牵。
桑梓不常值,万里忽相见。
嗟我狂且愚,动辄遭世谴。
不谓与君交,胶漆同缱绻。
君才如干将,凛凛寒芒炫。
我独契其深,反复看不变。
煌煌帝王都,夥颐走群彦。
咄哉两狂士,闭户守孤贱。
孤贱何足论,要以道自缮。
吾道久堙郁,相期共摩鍊。
导江来岷山,嵯峨实无匹。
瑶草杂丹砂,灵异靡能悉。
其间数百里,峨眉尤特出。
中多绿字书,皆言长生术。
仙人紫鸾车,手抱瑶姬瑟。
碌碌尘土中,俗缘谁得毕。
坐令多名山,一一对面失。
感此信恣意,林泉娱暇日。
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
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
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
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
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
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
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
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
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
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
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
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
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
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
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
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
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
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
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
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
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舟泊铜盆湖寄别舍弟季高·其一》【清·左宗植】征帆挂湘波,客心摇风旗。临分不能别,拭泪恐子知。念子少而悫,孤瘦惟我依。与子虽两身,体具先人遗。风尘浩无极,恻恻不得携。有如邛駏虚,食望迭相违。昔为湘中役,泥涂沾我衣。襟尘暂一掺,又及河梁悲。人生处沈困,那得惜分离。倾身为饥驱,默反良以欷。何当办茅屋,白首同耕犁。束牲盟伯夷,薄俗不足仇。奔车无仲尼,植立要自求。男儿不得意,触事滋盭邮。晨兴戒脂韦,薄言远行游。出门忽迷方,四顾无可投。鸱鸮鸣路隅,狌狒当道周。射工更潜景,含沙伺行辀。亮无鸿鹄翅,高骞谢凡俦。浼身蹈尘趋,奚适能自由。往事那复道,相望崇灵修。
https://shici.929r.com/shici/hWVVl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