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由桥头驿至长沙》
《由桥头驿至长沙》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古风  押[未]韵

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

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

涧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

泠风发空响,幽怆多髣髴。

渐出深谷口,始纵秋泉沸。

湘帆转昭旷,途夷画经纬。

遄往凑舟车,趋来孰泾渭。

物象倏以迁,亭午待犹未。

缅忆独居情,将母徇俗畏。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从桥头驿前往长沙沿途的自然风光与内心情感。首句“杂树接行云,䢅朝吐清气”便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杂树与行云相接,清晨时分,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接着,“遥望西峰顶,已上丹霞蔚”描绘了远处山峰在晨光中呈现出的绚丽色彩,仿佛丹霞般绚烂。

“远山状一同,近岭形千汇”对比远山的统一形态与近岭的多样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与和谐。“涧雾忽成阴,岩萝密如衣”则通过雾气和藤蔓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神秘与幽静。

“泠风发空响,幽怆多髣髴”描绘了微风吹过,发出空灵的声音,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恍惚。接下来,“渐出深谷口,始纵秋泉沸”描述了随着道路的深入,山谷中的泉水开始欢快地流淌,象征着旅途的逐渐展开与活力的复苏。

“湘帆转昭旷,途夷画经纬”则以湘江上的船只为喻,展现了旅途的广阔与平直,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地图。最后,“遄往凑舟车,趋来孰泾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无论是急匆匆赶路还是慢慢前行,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物象倏以迁,亭午待犹未”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景象不断变化,直到正午时分,诗人仍在旅途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缅忆独居情,将母徇俗畏”则流露出对家庭与社会责任的思考,既有对孤独生活的怀念,也有对遵循社会规范的畏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挽·其一

尽却名公下士心,秋官难弟更言深。

偶谁如此看吾辈,可见先生教子箴。

雁塔慈恩前进士,浙江民瘼旧棠阴。

薤歌欲补伤心泪,哀血能无下满襟。

(0)

寄东昌谢通府

晓来冻鹊每檐前,虽觉无书亦未嫌。

老子京师贫故态,先生郡阁意何甜。

三杯薄酒无穷计,几载官居一味廉。

白首相思他日梦,潜夫何处不吾潜。

(0)

答允崇·其一

江山随处便堪留,何物公眉肯上愁。

天地此杯那可失,古今同气自相求。

晚峰残雪诗都画,暖日晴江客有舟。

开卷英风高格在,二公元不数苏州。

(0)

送施公节

老屋溪云病欲深,几年长许拜幽寻。

我虽白鹿烟霞主,君总西山父子心。

薄酒每堪留几雨,朱弦聊许托孤琴。

别离肯遣他时梦,失误桃花古洞浔。

(0)

送张晖使并其子宗还辽阳

六丈璚花烂漫开,扬州风月倦楼台。

脚根几处谁能到,此老何人子更来。

味若果真知烂赏,眼须无处不堪抬。

明朝又作辽阳看,绿柳红桃画满斋。

(0)

汎江和寿卿

放艇夫何意,天机忽远林。

川云元浩荡,鱼鸟自高深。

万里平生眼,三人此日心。

因思邵康节,终日打乖吟。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