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其二》
《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

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

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

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

(0)
翻译
我曾在皇宫多次进出,近来又接近鳌峰十周年的纪念
处理政务时批阅文件如凤尾般细致,上奏直言进谏触犯龙颜
巡行各地官职遥远,秋天来临更觉白发添新
可惜茂陵中的汉武帝再也无法醒来,留下的书信积满尘埃
注释
鸡省:皇宫。
曾:曾经。
三入:多次进入。
鳌峰:指重要的官位或纪念地点。
近十旬:近十年。
命书:处理政务的文书。
批凤尾:批阅文件的细致认真。
谏疏:直言进谏的奏章。
逆龙鳞:触犯皇帝的威严。
按部:巡行各地。
朱轓:古代官员乘坐的有红色装饰的车。
远:遥远。
悲秋:因秋天而感伤。
素发:白发。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借指已故的皇帝。
终不起:永远无法醒来,指去世。
遗札:遗留的书信。
满埃尘:积满尘埃,象征被遗忘。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杨亿创作的,名为《故蕲州王刑部阁老挽歌五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逝去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鸡省曾三入,鳌峰近十旬。”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环境的变化,通过鸡鸣和山峰的远近来隐喻朝代更替和时光飞逝。作者巧用“鸡省”、“鳌峰”,既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也映射出一种时不我与的无奈。

“命书批凤尾,谏疏逆龙鳞。” 这两句则表明诗人对于逝者生前事迹的回忆。这里的“命书”、“谏疏”,分别代表着对王刑部在世时所受的使命和他向皇帝进谏时的情形,凸显出其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作为忠臣的形象。

“按部朱轓远,悲秋素发新。”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逝者的哀悼之情。“按部”指的是古代官员巡视所属地区,“朱轓”则是古代车辆的一部分,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行迹;“悲秋”、“素发新”则表现出诗人心中对逝者怀念之深,到了连季节的变换都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地步。

“茂陵终不起,遗札满埃尘。” 这两句是整首诗的高潮。通过“茂陵”——历史上著名的墓葬地——来隐喻逝者永远不会再醒过来,而“遗札满埃尘”,则是对逝者的文字遗产给予极高评价,同时也表现出这些遗作在时间长河中逐渐被人忘却的情形。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忠诚、有才华的官员逝去后留下的空缺,以及这种失落给同僚带来的深切哀思。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雪后第一楼晓坐

江波海气晓澄鲜,晞发贪凭碧槛前。

天半飞楼收雪色,坐中明镜对云烟。

鸱夷画舸宁终隐,梅福吴门未是仙。

尽有豪情凌百尺,祇愁无地与高眠。

(0)

决壁施窗豁然见海题之曰无闷

海天在我东,胡为伏暗室?

容忍久不决,奇境真自失。

庸流那辨此,此秘待余发。

君看五尺地,概若收溟渤。

閒来一据案,意气与天逸。

滔天自横流,而我方抱膝。

窗閒独偃蹇,万象绕诗笔。

竖儒奋清狂,作事众尤憟。

前身疑幼安,遁世送日月。

(0)

雨后徒步入署

湿云重难起,雨气夜不小。

河堤决屋顶,汹汹遂至晓。

新凉睡味美,惊觉讶非早。

披衣趣具食,杂进殊草草。

出门沟浍溢,未敢怯途潦。

因思宵来势,疑恐小楼倒。

楼前甫拆屋,东北豁可瞭。

斜风时潇潇,远树淡袅袅。

低头或终日,书史粗省了。

近来罢午餐,薄粥润吻燥。

朝夕出无车,纵步自轻矫。

他人笑吾吝,彼浅恶知道。

壮夫事事可,妙赏恃怀抱。

使吾行负担,亦足营一饱。

(0)

病甚口占·其一

病久先天觉,时危识命轻。

真看成末世,何境是来生。

哀乐随年尽,星河向晓明。

了然无触处,夜气与心平。

(0)

感旧诗·其三

一听啼鹃感不胜,罗䣕蔽日隐觚棱。

麻鞋行在翻无泪,独向青烽哭佛灯。

(0)

旧游四忆·其四

十二云鬟点夕晖,山阿扬袂坐朱帏。

朝朝暮暮成终古,怅望灵修竟不归。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