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黄滔的作品,收录在《全唐诗》中。从诗中的内容来看,黄滔似乎是在寻访一位名叫贯休的高僧,并对其书法和诗作赞赏不已。
“师名自越彻秦中”,表明这位贯休上人的声誉远播,超越了秦岭之南。秦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里用来象征南北的分界。而“秦越难寻师所从”则显示出黄滔对这位高僧渺茫难寻的敬仰。
“墨迹两般诗一首”,这里的“墨迹两般”可能指的是书法作品和诗歌,都是由墨水留下的痕迹。这句话表明贯休上人在书法和诗词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接着的“香炉峰下似相逢”,则是黄滔在香炉峰下仿佛遇见了这位师父,可能是在赞美贯休作品给他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
整首诗流露出黄滔对贯休上人崇高艺术造诣和深厚佛学修为的敬慕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与僧侣之间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与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