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书》
《偶书》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朱轮远守未成欢,薄宦令人意渐阑。

郡阁政清慵按吏,乡园路近欲休官。

梅花绕槛惊春早,布水当檐觉夏寒。

已是三年不闻问,何如归去把鱼竿。

(0)
翻译
华丽的马车远行守边未得欢畅,微小的官职使人渐渐心灰意冷。
在郡阁处理政务清闲懒于管理属吏,家乡的道路近在咫尺让我萌生辞官念头。
梅花围绕栏杆惊觉春天已早早来临,屋檐下的滴水让我感觉到夏日的清凉。
已经三年无人过问,不如回家拿着鱼竿享受生活。
注释
朱轮:华丽的马车。
远守:远行守边。
未成欢:未得欢畅。
薄宦:微小的官职。
意渐阑:心灰意冷。
郡阁:郡府官署。
政清:政务清廉。
慵按吏:懒于管理属吏。
乡园路近:家乡道路近在眼前。
欲休官:想辞去官职。
梅花绕槛:梅花围绕栏杆。
惊春早:惊觉春天早到。
布水:屋檐滴水。
觉夏寒:感到夏日清凉。
三年不闻问:三年无人过问。
何如:不如。
归去:回家。
把鱼竿:拿着鱼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外地任职的孤独感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朱轮远守未成欢,薄宦令人意渐阑”表达了诗人因仕途不顺而产生的情感困顿和心境的落寞。"郡阁政清慵按吏"则写出了官场生活的平淡与无聊,而“乡园路近欲休官”则是对退隐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梅花绕槛惊春早,布水当檐觉夏寒”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内心的冷清。"已是三年不闻问"表明了诗人在外地任职多年,而家乡却毫无音讯,这种孤独与被遗忘的感觉让人感到悲凉。

最后,“何如归去把鱼竿”则是诗人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想要像古代的隐者一样,抛弃尘世的纷扰,带着钓鱼的工具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心灵的宁静。这一句也可以看作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简单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涯与家乡的对比,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然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和平叔见寄

手折梅花驿使传,在原鸰翼尚翩翩。

老来庾信多愁思,归去陶潜只醉眠。

穷巷悄无车马迹,安心久解祖师禅。

梦回云海遥千里,春草池塘忆惠连。

(0)

久雨不解次韵·其三

春事寒应晚,旅人闲转愁。

空阶宵更滴,远霭晓难收。

嗜好藏龟壳,行年问虎头。

孙郎多智策,箭重却回舟。

(0)

句·其二

地藏堂中坐,天鹅岭下行。

(0)

哭吴与行二绝·其二

投笔文场日未西,春蚕食饱速于飞。

充庭不是无前列,从此元江九肋稀。

(0)

杨得臣见和晓晴长句用韵奉酬·其一

西风猎猎转红旌,吹尽春霖点滴声。

晓送楚云归陇去,夜看淮烧隔江明。

舞狂恨我无长袖,句好从君得短行。

拟为新晴歌一曲,谁将此调付莺莺。

(0)

九江初识水仙二首·其一

七十诗翁鬓已华,平生未识水仙花。

如今始信黄香错,刚道山矾是一家。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