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送馀雷捲雨收,林塘六月即清秋。
山烟入树浓初淡,水鹤窥鱼去转留。
的的岩花幽欲笑,双双鸥鸟剧于游。
停桡试问蓑翁意,佝偻晨宵此钓舟。
云送馀雷捲雨收,林塘六月即清秋。
山烟入树浓初淡,水鹤窥鱼去转留。
的的岩花幽欲笑,双双鸥鸟剧于游。
停桡试问蓑翁意,佝偻晨宵此钓舟。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晴湖的宁静与美丽。首句“云送馀雷捲雨收”,以动态的云和雷雨的消散,营造出一种由动至静的氛围。接着,“林塘六月即清秋”一句,将炎炎夏日与清凉秋日巧妙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感受。
“山烟入树浓初淡,水鹤窥鱼去转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林间的烟雾与水鹤觅食的情景,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而“的的岩花幽欲笑,双双鸥鸟剧于游”则进一步渲染了湖边的生机与和谐,岩花似乎在微笑,鸥鸟戏水,充满了生活情趣。
最后,“停桡试问蓑翁意,佝偻晨宵此钓舟”,诗人停下船桨,向垂钓的老翁询问其生活的意趣,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隐逸之乐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淮阳卧阁生清风,梁园坐啸囹圄空。
不知何术解髋髀,但觉羁客忘樊笼。
樽罍洒落谈笑地,尘埃脱去文书丛。
清心渐欲无一事,少年空记挥千钟。
近传移镇股肱郡,复恐入觐明光宫。
人生聚散不可料,一杯相属时方冬。
浮阳似欲作飞霰,想见观阙琼花中。
孝王会集犹可继,莫嫌作赋无枚翁。
人言长安远如日,三韩住处朝日赤。
飞帆走马入齐梁,却渡吴江食吴橘。
玉门万里唯言九,行人泪堕阳关酒。
佛法西来到此间,遍满曾如屈伸手。
出家王子身心虚,飘然渡海如过渠。
远来忽见倾盆雨,属国真逢戴角鱼。
至人无心亦无法,一物不见谁为敌。
东海东边定有无,拍手笑作中朝客。
陋巷丈夫病且贫,悬鹑百结聊庇身。
蠕蠕大虱长孙子,败缯敝絮开阳春。
故襦宽博裹肩䏶,出没逡巡初莫畏。
一朝换酒入邻家,顾视腰间犹犊鼻。
入缝循腰还自足,肌肤转近尤为福。
咋皮吮血无已时,应待渠家具汤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