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皋驻马独依依,寄恨微波带减围。
泪迹不成双玉箸,身轻谁赋六铢衣。
穿针静夜星榆出,摆手清晨雪絮飞。
目断风帘旧巢燕,新看先傍杏梁归。
蘅皋驻马独依依,寄恨微波带减围。
泪迹不成双玉箸,身轻谁赋六铢衣。
穿针静夜星榆出,摆手清晨雪絮飞。
目断风帘旧巢燕,新看先傍杏梁归。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亿的《洛神》,全名为《洛神曲·常思》。诗中描绘了词人对洛神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首句“蘅皋驻马独依依”中的“蘅皋”,指的是水边长满了菰(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形容诗人在河岸边停下马匹,感到孤单和依依不舍的氛围。接下来,“寄恨微波带减围”则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愁绪寄托于微小的波纹之中,这些波纹似乎也被情感所影响,变得模糊不清。
“泪迹不成双玉箸”,这里的“泪迹”是指泪水沾湿了手中的玉箸(一种用玉石制成的小匣子),形容诗人悲伤到极点,泪水不断。接着,“身轻谁赋六铢衣”则是说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无比,仿佛连那轻薄如六铢钱的衣服都感到沉重。
“穿针静夜星榆出”,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借着星光下针,这种细致入微的动作反映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紧接着,“摆手清晨雪絮飞”则是形容诗人在清晨时分,用手轻拂落下的雪花,如同细碎的绸缎一般。
“目断风帘旧巢燕”,这里的“目断”意味着视线被切断,而“风帘旧巢燕”则是指那曾经燕子栖息过的地方,现在却因风吹过而不见踪迹,形容诗人的视野变得狭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的留恋。
最后,“新看先傍杏梁归”,“新看”意指重新审视,而“先傍杏梁归”则是说以前常行走的地方,如今又再次回到了那条有着杏树的小路上。这里,诗人通过对熟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外在世界融合,使得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澜。
龙州石岭嵯峨,招提旧是经行处。
秋英佐酒,春泉煮茗,那时俦侣。
俯仰人生,存亡易感,去留无据。
叹斜阳逝水,寒沙乱石,无情物长千古。
惆怅辽东人去。怪前游、凄凉非故。
鹃啼鹤唳,花残僧老,不堪凝伫。
两岸烟云,半山松竹,一堂钟鼓。
向风前洒尽,几行清泪,似西州路。
渐春到了,叹屡负佳期,经年久客。
拟将梅蕊,寄与故园消息。
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
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犹忆。小楼欢适。
正斜亸香肩,玉纤轻摘。而今憔悴,花也共人岑寂。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
空恨驿使难逢,强奏一声羌笛。
又黄昏了,怕败叶惊窗,饥虫闹砌。
客馆无人,早把重门深闭。
听着谯楼画角,已先自、安排憔悴。
枕前多少乡魂,遥隔吴江秋水。坐久寒侵双臂。
但斜背孤灯,自熏罗被。晓风残月,恋着愁人行旅。
笑我满怀归思。全不为、莼羹鲈脍。
肠断此际情悰,纵有征鸿难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