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春到了,叹屡负佳期,经年久客。
拟将梅蕊,寄与故园消息。
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
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犹忆。小楼欢适。
正斜亸香肩,玉纤轻摘。而今憔悴,花也共人岑寂。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
空恨驿使难逢,强奏一声羌笛。
渐春到了,叹屡负佳期,经年久客。
拟将梅蕊,寄与故园消息。
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
想应笑我羁愁,故故收香藏白。犹忆。小楼欢适。
正斜亸香肩,玉纤轻摘。而今憔悴,花也共人岑寂。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
空恨驿使难逢,强奏一声羌笛。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双双燕·其二》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久居他乡,未能如期与梅花相见的遗憾和思乡之情。"屡负佳期,经年久客"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离家已久,与故乡梅花的约定一次次错过。他试图通过寄梅蕊向故园传达自己的思念,然而"踏雪相寻南陌,浑不见、枝头春色",梅花并未如约而至,让他感到失落。
诗人想象梅花可能会嘲笑他的羁旅愁苦,"故故收香藏白",暗示梅花未开,仿佛在故意隐藏春的消息。回忆起往昔在小楼中与梅花共度的美好时光,"小楼欢适"与如今的"花也共人岑寂"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现在的孤独和憔悴。
"淡月暗笼窗槅,但梦想、年时妆额"描绘出夜晚月色朦胧,诗人只能在梦中回味往昔梅花盛开时女子的美丽容颜。最后,他感叹无法传递信使,只能"强奏一声羌笛"来寄托哀思,表达了对家乡和梅花的深深怀念。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梅花的追寻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在外漂泊的孤寂与无奈。
赣江侧。谁鼓皇娥怨瑟。
凭华表、追赋楚招,血染楟花化愁碧。生金剩片石。
香骨千年未蚀。
依稀见、环佩夜归,寒月流哀叫鹃魄。精魂恋幽穸。
叹础绣孳苔,镫暗余漆。摩笄山影无惭色。
寻墨妙屏翰,谏书焚草,骄王心荡痛逊国。
殉君矢天日。千尺。镜波汨。
便烈掩蟂矶,歌断松柏,芜城远浦悲何极。
怕鹤露宵警,泪倾铜狄。铅山曾此,吊逝水,纵健笔。
访三溪旧隐,雁江上,鹤林前。
任赖简池台,逍遥洞壑,无此清妍。晴川。
带金绕绛,听渔歌唱起宋时船。
幽讨如闻易学,卧游且伴琴眠。当年。谏草吟笺。
辞斐亹,意缠绵。怅故山梦远,房州锢久,忠孝回天。
依然。钧游旧迹,倚危亭、愁思入孤烟。
遗集难寻副墨,倦怀剩寄风泉。
朝也有蝇,暮也有蚊,长夏懊侬。
看灯前畏啮,艾烟深炷,花间防嘬,扇月轻拢。
饱去樱桃,饥来柳絮,心服希文体物工。
么么物,与醯鸡野马,飘瞥应同。前身孑孓微虫。
更巢睫蟭螟出海东。
叹世间未有,无雷之国,此曹多在,避暑之宫。
暗入罗帷,偷噆玉臂,断送柔荑一掴中。
真宵小,算扫除功大,祇有秋风。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