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刈麦》
《观刈麦》全文
明 / 康海   形式: 古风

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

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

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

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

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

公私积蓄繁,讵有旱乾棘。

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

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

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

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刈麦》,是明代诗人康海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从华山归来后,看到麦田收割的情景,以及对农业重要性的感慨。

首句“我从华山归,刈麦已大半”,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刚刚从华山返回,此时麦田的收割已经进行了一大半。接着,“自长安迤东,实美如火炭”一句,以比喻的手法赞美了这片土地的肥沃和丰收景象,如同燃烧的炭火一般热烈。

“繄我返耕来,此麦才再见”表达了诗人对再次参与农耕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土地和农作物的深厚情感。“接岁禾不登,宝玉咸所贱”则反映了过去年岁中作物歉收的情况,珍贵的粮食被轻视,凸显出农业收成对于社会的重要性。

“周人重农食,特分田畯职”引用了周代重视农业的传统,强调了管理农田的责任重大。“公私积蓄繁,讵有旱乾棘”指出在良好的管理下,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储备都十分丰富,即使遭遇干旱等自然灾害,也能够应对。

“春首饿莩多,朝廷甚忧恤”描述了春季因饥荒导致的民众生活困苦,朝廷对此深感忧虑,体现了古代政府对民生的关注。“今日得佳物,守护须谨饬”表达了对当前丰收的珍惜,强调了保护好这些宝贵资源的重要性。

最后,“黄金殪米下,其语殊谠直”以“黄金殪米下”这一形象的比喻,强调了粮食的价值,同时“谠直”的语言表明了诗人对粮食安全的严肃态度。“作诗告有位,国宝在稼穑”则是诗人向有权势者发出的呼吁,强调国家的财富和稳定基础在于农业,希望他们能重视并妥善管理农业生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麦田收割的场景,表达了对农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康海

康海
朝代:明   字:德涵   号:对山   籍贯:陕西武功   生辰:1475--1540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 
猜你喜欢

寒江钓雪图

风满空江雪满舟,一竿波面自夷犹。

钩丝更放长三尺,不信寒鱼不上钩。

(0)

洛神图

子建才名托楚辞,为因留枕寄相思。

泱泱洛水清无底,谁见惊鸿照影时。

(0)

李景中待月延桂图

阑倚西风月未生,露凉转觉桂香清。

诗成月在桂花上,此景如何画得成。

(0)

杨妃上马图

锦鞯银鞍映绮罗,开元犹是旧山河。

海棠春暖娇无力,写向生绡恨转多。

(0)

题折枝梨花兼实图

秋日梨花咏,道园曾有诗。

青枝已秋实,白雪尚春姿。

苏子非今梦,杜陵忆少时。

不因良友笔,谁重昔贤思。

(0)

俞恕道掾郎入闽赠别

君子务行道,仕隐非二途。

胡为斯世人,视如冰炭殊。

醉心轩冕场,如有桎梏拘。

放志丘壑间,自谓巢由徒。

俞君通济才,况乃世业儒。

端居岂傲世,宦游岂荣躯。

驸马王晋卿,好贤当代无。

闽徼开大藩,一夫宁向隅。

君方居幕下,赞画多良图。

俊彦集一时,青紫咸拖纡。

进取宁我心,慨然思莼鲈。

归来且慰意,山水亦足娱。

知己终未酬,明当戒仆夫。

秋风动征旆,朋从饯城郛。

三山邈天涯,兴至成斯须。

贱子亦感恩,未能效驰驱。

送君千里行,屏营当路衢。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