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君俞》
《送君俞》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

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

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

(0)
注释
之子:这个人。
诚:真诚。
文章:写文章。
理:深刻道理。
声律:韵律。
名:名声。
贫甚:非常贫穷。
清节:清廉节俭。
亲安:亲人安康。
远行:远游。
异时:将来。
有立:有所成就。
宗族:家族。
荣:荣耀。
翻译
这个人来询问我,我说的话难道不真诚吗?
写文章追求的是深刻道理,而非轻易追求名声在韵律上。
贫穷时更需保持清廉节俭,亲人安康比什么都重要,不要远行。
将来若有所成就,家族也会因你而感到荣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觏的《送君俞》,其中蕴含了深沉的情感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首句“之子来相问,吾言岂不诚”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询问的情况以及自己所说的话语的真诚。

接下来的“文章难得理,声律易求名”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一种感慨。它指出真正能把握文章深意的人并不多见,而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却容易获得世人的称赞。这不仅反映了当时文坛的某些现象,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文艺创作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态度。

“贫甚须清节,亲安莫远行”两句,则是对朋友处境的一种关切和建议。面对贫困,保持品德修养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劝告朋友在家人安康的情况下,不必过于奔波劳碌。

最后,“异时如有立,宗族亦知荣”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未来能有所成就的美好祝愿,并且这种成功不仅是个人之荣,也将带来家族的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文学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温暖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初归范伯达弟相会夜归有成

乱后风尘稍破昏,归来骨肉喜全存。

饮君竹叶醉不惜,映我梅花香正繁。

问学据今宜了了,唱酬从此定源源。

夜寒踏碎滩头浪,为笃平生友弟恩。

(0)

和奇父竹斋小池及游春五绝·其一

虚斋要使暑天寒,移得扶疏惬静观。

不但好风生殿角,已应春笋斗春阑。

(0)

西林寺廓然堂有怀

超然峰头秋气清,廓然堂延秋月明。

我乘清秋弄秋月,中有所感思冥冥。

峰势凌苍穹,上有烟林封。

去天不盈尺,路断心忡忡。

堂空人何在,澹然思无穷。

寂寂本心流太空,虚名过耳如松风,惆怅祸乱波流洪。

目极征鸿淡淡天,万古消沉向此中。

(0)

春郊晚归

苔钱随履迹,柳絮点春衣。

塔影留残照,钟声出翠微。

扶将藜杖去,挑取锦囊归。

缓步微吟久,重城半掩扉。

(0)

棋诗

局面年来竟未安,一番下著一番难。

祇今黑白无分别,输与傍人袖手观。

(0)

读杜牧之诗

风流不减晋诸贤,涌出胸中万斛泉。

吟到秦淮商女句,令人忆杀杜樊川。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