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长恨辞二首·其一》
《读长恨辞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玉辇迢迢别紫台,系环衣畔忽兴哀。

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0)
翻译
华丽的车驾远离了紫色宫殿,环佩声中突然涌起悲伤。
尽管有人说临邛之地像蓬莱仙境般美好,但怎奈人世间还有马嵬坡的悲剧。
注释
玉辇:华丽的车驾。
迢迢:遥远的样子。
紫台:紫色宫殿,代指皇宫。
系环衣:佩戴着环佩的衣物,可能指皇后或妃子的服饰。
忽兴哀:突然感到悲伤。
临邛:古地名,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谩道:空口说,徒然说。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比喻理想的地方。
好:美好。
争奈:怎奈,无奈。
马嵬:马嵬坡,唐代发生过杨贵妃之死的历史事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李觌的作品,名为《读长恨辞二首(其一)》。这段落描绘了一种深沉哀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反思。

"玉辇迢迢别紫台" 这句诗中“玉辇”指帝王的车马,"紫台"代指宫廷或皇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繁华盛世的离别之情。"系环衣畔忽兴哀" 则是说在缠绵悱恻的记忆中突然涌起悲伤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临邛谩道蓬山好,争奈人间有马嵬" 中,"临邛"应指唐代长安附近地区,而“蓬山”则象征着隐逸或逃避世俗的境界。"马嵬"是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事件,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和对历史悲剧无可奈何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借助古代历史故事和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于过往荣华不再、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悲欢离合之情的深刻体会。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征妇词十首·其一

闻说三边地,今为百战场。

君书一二纸,妾泪万千行。

(0)

征妇词十首·其三

远书徒搅思,归信屡愆期。

瓦卦偏无准,灯花未必知。

(0)

沧浪馆夜归二首·其二

立马飞书万众看,雪花满砚指皆寒。

自怜衰惫今如此,枕上裁诗字未安。

(0)

杂题十首·其三

人事多翻覆,由来不可量。

安知议郎女,远嫁左贤王。

(0)

杂咏一百首·其十二宜臼

莫亲于父子,天性有时移。

竟以妇为厉,空令传作诗。

(0)

杂咏一百首·其七十四达磨

直以心为佛,西来说最高。

始知周孔外,别自有英豪。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