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文曾读平徐颂,光射磨厓百尺长。
秦府有时容魏徵,韩仇何日报张良。
青草瘴深鸢跕海,碧梧春老凤鸣阳。
扬雄识字知何用,只合终身白发郎。
雄文曾读平徐颂,光射磨厓百尺长。
秦府有时容魏徵,韩仇何日报张良。
青草瘴深鸢跕海,碧梧春老凤鸣阳。
扬雄识字知何用,只合终身白发郎。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寄苏昌龄》,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描绘,表达了对友人苏昌龄的期待和寄寓个人感慨。首句“雄文曾读平徐颂”赞扬了苏昌龄的才华,暗示他有如古代英雄般的文章功底。接下来,“光射磨厓百尺长”形象地比喻其文章影响力深远。
诗中提到“秦府有时容魏徵”,将苏昌龄比作唐太宗时期的魏徵,意指他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直言进谏的品格。而“韩仇何日报张良”则借张良刺秦的历史典故,表达对苏昌龄报效国家、实现壮志的期望。接着,“青草瘴深鸢跕海,碧梧春老凤鸣阳”以自然景象象征友人身处困境但依然昂扬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扬雄识字知何用,只合终身白发郎”借用扬雄的故事,暗指苏昌龄虽然才学出众,但如果不能得到施展,只能像扬雄一样终老于平淡。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赞美了苏昌龄的才华,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移舟泊纡岸,散步循平矶。
荒林隐茅屋,势与陂涧欹。
吠犬向人踔,篱荭含晓滋。
少憩坐临槛,材姥蓬发炊。
索茗苦味涩,渴甚焉敢辞?
所幸足遐领,翛爽皆生机。
层峦豁遥黛,朗朗如列眉。
水阴上微歙,木蔼深难窥。
回帆影倏动,孤鸟惊高飞。
嗟余海滨士,频年中道驰。
浮瓠信无定,托萍忽在兹。
尘心局幽侧,愧与江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