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平淮夷雅表·其五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奉平淮夷雅表·其五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全文
唐 / 柳宗元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孰图厥犹,其佐多贤。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远扬迩昭,陟降连连。

(0)
注释
既涉:已经涉足。
浐:浐水,古代河流名。
乃翼乃前:振翅展翅向前飞。
孰图:谁料到。
厥犹:前方的困难或挑战。
佐:辅助,帮助。
多贤:众多贤能的人。
宛宛:曲折蜿蜒的样子。
周道:大道,宽广的道路。
于山于川:在山峦之间,在河流之上。
远扬:声名远播。
迩昭:近处也显赫。
陟降:上山下坡,形容道路起伏。
连连:连续不断。
翻译
已经涉足浐水边,振翅展翅向前飞。
谁料到前方还有挑战,众多贤才助我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属于古体诗。从诗的内容来看,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川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大事和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既涉于浐,乃翼乃前" 这两句开篇,便以宏大的气势展现了行军布阵的画面。"涉" 通常指水军渡河,这里可能是指军队准备渡过某一重要河流,比如淮河,而"翼"和"前"则象征着部署的军旗和勇猛的先锋,传达出一种积极向前的动感。

接着的 "孰图厥犹,其佐多贤" 表示了对领袖人物及其得力的贤能辅佐团队的赞赏。"孰" 是一个疑问词,用于追问谁是那个英雄的人物,而"其佐多贤"则明确指出这个领袖背后有着众多贤能之士的支持。

"宛宛周道,于山于川" 描述了一种广阔无垠、蜿蜒曲折的景象。"宛宛" 常用来形容水流或道路的曲折,这里则是描绘出一条通往远方的古老大道,它穿越了山川,显得壮观而庄严。

最后两句 "远扬迩昭,陟降连连" 则充满了对英雄事迹和英明统治者的颂扬。"远扬" 表示声名远播,而"迩昭"则是指历史上的光辉业绩。"陟降" 指的是不停歇的功绩积累,而"连连" 则形容这些成就如同绵延不断的山脉,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壮丽景物和英雄人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崇高的历史感和对英明领导力的赞美。

作者介绍
柳宗元

柳宗元
朝代:唐   字:子厚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生辰:773年-819年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
猜你喜欢

冯相国故园

知是丞相宅,候门无使通。

画楼昏暮雨,高树落秋风。

池草连花径,山禽散竹丛。

盛衰有如此,叹息古今同。

(0)

道旁儿并序

道旁儿,哭声悲。阿母饿死,阿爷负我逃淮。

乞不得食行抛儿,呼爷不应仰天啼。

阿爷行疾,儿何能追?

问儿谁家子,儿不识姓名乡里。行人聚观叹息耳。

父子不相顾,谁其收哺育尔?晚风寒,大路昏。

关闭人家,依傍犬吠嗔。荒荒旷野多死人。

(0)

再过浯溪登峿台示闲云

披寻爱名迹,登览及春晓。

拾级陟台端,振衣出山杪。

澄湘照初日,楚山正缭绕。

已辞桂岭深,还望洞庭渺。

临高一洒然,俯仰畅襟抱。

前踪何蹙蹙,漫游但草草。

方寸苟未广,近视亦难了。

俗儒登泰山,岂复中原小?

从知古贤达,常令胸次浩。

与君游浯溪,慎莫羞元老。

(0)

题泊处江山二首·其二

远流极地尽,绝顶造天杳。

寒月天中生,峰势杳边小。

淩淩照浤澈,层层辨回绕。

孤舫悄无声,时一喧水鸟。

对此岂能卧,独赏亦达晓。

(0)

送阮三老还越乡

借问南游客,乡程路几千?

言归感白首,忆别是青年。

过岭初见雪,转江犹换船。

春风到家日,知傍岁除前。

(0)

春阴

才望春晴却又阴,梅花畏冷不开心。

北堂侍疾年垂暮,万里南天无信音。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