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持汉节晨登路,致使孤臣心独苦。
愁云结恨晦天山,泪眼相看别河浒。
共陷边尘十九年,君独南归享茅土。
边风萧萧征马鸣,飞沙暝遏哀笳声。
此去谁知是死别,臣心有恨终难明。
徒怜埋骨塞云里,不得随君归汉庭。
君持汉节晨登路,致使孤臣心独苦。
愁云结恨晦天山,泪眼相看别河浒。
共陷边尘十九年,君独南归享茅土。
边风萧萧征马鸣,飞沙暝遏哀笳声。
此去谁知是死别,臣心有恨终难明。
徒怜埋骨塞云里,不得随君归汉庭。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题苏李泣别图》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以苏武和李陵两位历史人物为原型。诗中,诗人通过“君持汉节晨登路”这一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坚定地踏上征程,而“致使孤臣心独苦”则表达了被留者的孤独与痛苦。接着,“愁云结恨晦天山,泪眼相看别河浒”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气氛,泪水模糊了视线,仿佛连天山都被愁云遮蔽。
诗人感慨两人一同在边疆度过十九年的艰辛岁月,然而苏武得以南归享受封赏,而自己却只能留在边塞。“边风萧萧征马鸣,飞沙暝遏哀笳声”进一步强化了边地的荒凉与哀伤,不知此次分别是否为永诀。“此去谁知是死别”直抒胸臆,道出对未知命运的深深忧虑,心中的遗憾与怨恨难以言表。
最后两句“徒怜埋骨塞云里,不得随君归汉庭”,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回归故乡、陪伴苏武的深深惋惜,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无奈感叹。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难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一官唯买昼公堂,但得身闲日自长。
琴曲少声重勘谱,药丸多忌更寻方。
溪浮箬叶添醅绿,泉绕松根助茗香。
明日鳜鱼何处钓,门前春水似沧浪。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
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
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
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
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
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
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
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
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
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寒露应秋杪,清光澄曙空。
泽均行苇厚,年庆华黍丰。
声明畅八表,宴喜陶九功。
文丽日月合,乐和天地同。
圣言在推诚,臣职惟匪躬。
琐细何以报,翾飞淳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