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下第归蒲城墅居》
《下第归蒲城墅居》全文
唐 / 许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

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

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guīchéngshù
táng / hún

shīguīsānjìngshāngchūnbiéjiǔmén
báoyānyángliǔwēixìnghuācūn

shùháilínwēngbàosūn
zhīzhèngyíngwènhánw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意归乡的士人,心境沉郁,情感复杂。诗人以细腻的情景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表明诗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失意返回家乡,心中充满对即逝春光的哀伤和对繁华都市九门的留恋。这里的“三径”可能指的是归隐田园的生活,而“九门”则象征着繁华与忙碌的都市生活。

"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归乡后的闲适与寂寞。薄烟中的杨柳和细雨后的杏花村景,都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又略带哀愁的情调。

"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则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世代更替。牧童呼唤牛羊的声音和老人抱着孙子的温馨场景,都是乡村生活中最为平凡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这两句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虽然身处宁静的自然环境,但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和感情仍旧感到迷茫与苦恼。迎接归来的马匹,并询问它们是否感到寒冷或温暖,这个动作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也反映出他内心的不安与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景物和生活片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于失意与归隐、自然与人生、孤独与温暖之间微妙情感的探索。

作者介绍
许浑

许浑
朝代:唐   字:用晦(一作仲晦)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生辰:约791~约858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你喜欢

送通守林彦强寺丞还朝

雁荡之山天下无,奔岸绝壑不可图。

地灵境秀有人物,新安府丞今第一。

纷纶草木变暄寒,竹节松心故凛然。

穷山薄宦我无恨,识公大胜荆州韩。

梅风涨溪绿如酒,晓插樯乌上南斗。

只今广厦论唐虞,斟酌正须医国手。

秀眉津津双颊丹,想看鸣佩翔九关。

诸公倘欲持公议,莫遣此贤思故山。

(0)

点心山

入山窘宿雨,上山贺朝霁。

跬步便历险,转盼已呀气。

岂惟膝点心,固已头抢地。

游人贪胜践,姑吟蜀道易。

(0)

入分宜

新喻渡无桥,分宜桥有栏。

孰欤两徼吏,贤否已判然。

堂上著威信,四郊如目前。

入国政可知,兹焉略窥观。

(0)

寄赠致远并呈现老

草草家风节物新,从来忧病不忧贫。

琴书稍觉浮生误,香火惟知此事真。

室里谈空思二士,花间对影谩三人。

袛愁卢李分携后,别有箜篌一曲春。

(0)

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

蘋藻仪邦媛,诗书了岁华。

籯金宁遗子,群玉竟传家。

厚施心无斁,浮生自有涯。

空馀报恩子,三载亦苴麻。

(0)

别拟太上皇帝挽歌词六首·其四

与子传神器,承家得圣人。

阶庭天下养,壶峤海中春。

四叶斑衣乐,三加玉册新。

寿宫如帝所,何必上霄晨。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