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
《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挽词》全文
宋 / 范成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蘋藻仪邦媛,诗书了岁华。

籯金宁遗子,群玉竟传家。

厚施心无斁,浮生自有涯。

空馀报恩子,三载亦苴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zhèngrénzhūshìwǎn
sòng / fànchéng

píngzǎobāngyuànshīshūlesuìhuá

yíngjīnníngqúnjìngchuánjiā

hòushīxīnshēngyǒu

kōngbàoēnsānzǎi

翻译
萍藻般的女子在礼仪之邦度过岁月,诗书陪伴她度过了青春年华。
金银财宝宁可留给子孙,宝贵的学问家族代代相传。
她广施恩惠,心中永不厌倦,短暂人生却有其极限。
只剩下报答恩情的孩子,三年时光也只留下微薄的回报。
注释
蘋藻:比喻女子清雅如水草。
仪邦媛:礼仪之邦中的女子。
诗书:指教育和文化。
了岁华:度过一生的时光。
籯金:积蓄的金银。
宁遗子:宁愿留给后代。
群玉:比喻学问或财富。
竟传家:世代相传。
厚施:大量施舍。
斁:厌倦。
浮生:短暂的人生。
报恩子:感恩的孩子。
三载:三年。
苴麻:微薄的礼物,此处可能指简陋的衣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为张正字母夫人朱氏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其家庭教养的赞美。"蘋藻仪邦媛",以水草比喻夫人的淑德,如同仪态端庄的邦国女子;"诗书了岁华",称赞她一生浸润在书香之中,岁月被诗书充实。"籯金宁遗子,群玉竞传家",表达出对夫人重视教育,宁愿将财富留给子女,更希望他们能传承家族的文化瑰宝。"厚施心无斁",赞扬夫人心地宽厚,乐于施予;"浮生自有涯",暗示人生的短暂,但夫人的影响深远。最后两句"空馀报恩子,三载亦苴麻",表达了对夫人生前养育子女,尤其是那些有望报答她恩情的孩子们的感慨,即使她离世,她的精神仍如三年麻衣般的长久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是对一位贤良女性的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范成大

范成大
朝代:宋   字:致能   号:称石湖居士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126-119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五十首·其一一九

渠侬家住白云乡,南北东西路渺茫。

几度欲归归未得,忽闻岩桂送幽香。

(0)

送觉上人归隆兴

八十四人善知识,亮公把手不同归。

知君家住西江上,休听滩声说是非。

(0)

送心非庵

是是金鳞犹滞水,非非狮子又翻身。

蜀山佳处是非外,佛法凭谁作主人。

(0)

龙井十题·其三归隐桥

谢讲竺峰寺,归隐新此桥。

院幽结林表,身老寄烟霄。

(0)

偈七首·其二

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夜半颠狂发。

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而今未能拔。

(0)

颂古三十八首·其二十

悟得平常达本乡,时人多怕落平常。

青春只有九十日,烂醉都无一百场。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