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衫初试淡红绡,宝凤搔头玉步摇。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
春衫初试淡红绡,宝凤搔头玉步摇。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季穿着淡红色衣裳的美丽景象,以及她佩戴着华丽首饰的生动细节。通过“春衫初试淡红绡”一句,诗人巧妙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女子新衣的轻柔色彩。接着,“宝凤搔头玉步摇”则进一步刻画了女子的装扮,宝凤头饰与玉步摇的使用,不仅增添了服饰的华美,也暗示了女子的优雅与高贵。
“长记看灯三五夜,七香车子度红桥”这两句则将场景转换至元宵佳节,灯火辉煌的夜晚,女子乘坐着装饰精美的七香车,穿行于红桥之上。这一画面不仅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也体现了女子在特殊时刻的特别待遇和尊贵身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美丽与高雅,同时也融入了对传统节日的怀念与赞美,传递出一种古典而浪漫的情调。
父子乃天性,钟情谁不然。
教之以义方,先贤有名言。
日严在所尚,私念宜舍旃。
君子不自教,遣随师友肩。
青紫乃馀事,要当知圣贤。
居家务孝弟,立行防悔愆。
穷当慕颜回,达勿为公孙。
庶几幼所学,终身可行焉。
不见下邳丈,秀发从妙年。
束书入贤关,日与英隽联。
忽作何蕃归,甘旨奉晨昏。
丘园事高尚,腹笥常便便。
过庭有奇儿,诗礼得家传。
勉哉尊所闻,慎勿学乡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