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涤虑轩》
《涤虑轩》全文
宋 / 刘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万事本无心,宁容意虑侵。

方池唯贮月,修竹不栖禽。

地静饶真趣,风长展梵音。

有人重税驾,经宿乐幽林。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uān
sòng / liú

wànshìběnxīnníngróngqīn

fāngchíwéizhùyuèxiūzhúqín

jìngráozhēnfēngchángzhǎnfànyīn

yǒurénzhòngshuìjiàjīng宿yōulín

翻译
世间万物原本无心,怎容心意过分干涉。
方形的池塘只存月亮,高直的竹林不栖息飞禽。
大地宁静充满真实趣味,清风吹过仿佛播放佛音。
有人宁愿承受重税,只为在幽深的树林中度过一夜的乐趣。
注释
万事:世间万物。
无心:没有主观意愿。
宁:宁愿。
容:允许。
意虑:心意、考虑。
方池:方形池塘。
贮:储存。
月:月亮。
修竹:高直的竹子。
栖禽:栖息的鸟儿。
地静:大地宁静。
真趣:真实趣味。
风长:清风悠长。
梵音:佛教的诵经声。
有人:有人。
重税驾:承受重税。
经宿:整夜。
乐:享受。
幽林:幽深的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净的生活状态。"万事本无心,宁容意虑侵"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干扰的拒绝和追求心灵纯净的态度。"方池唯贮月,修竹不栖禽"则是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与世无争的意境。"地静饶真趣,风长展梵音"中,“地静”指的是环境的安宁,“真趣”可能是指诗人内心的喜悦,“风长展梵音”则让人联想到佛教梵喉声,增加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宗教色彩。最后两句“有人重税驾,经宿乐幽林”描绘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刘彝
朝代:宋

(1017—1086)福州闽县人,字执中。幼从胡瑗学。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朐山令,有惠政。神宗时除都水丞,改知虔州,著《正俗方》,以医易巫。加直史馆,知桂州。以禁与交阯人互市而失钦、廉、邕三州坐贬,除名为民。哲宗元祐初召还,卒于道。有《七经中义》、《水经注》、《明善集》、《居阳集》等。
猜你喜欢

初入罗浮寄呈石洞本师

万事皆休岂复疑,美中不足但违师。

眼前耕凿无关道,心在耰锄渐废诗。

坐对潺湲通语默,历穷岑巘得平夷。

主人欲问罗浮事,荆棘当门花满篱。

(0)

翠林除夕即事·其二

去腊郡斋今野寺,半生萍梗似蘧庐。

住山未觉寒将尽,为客方知岁易除。

野老索偿文字债,乡僧劝习佛陀书。

明年得遂投閒计,土面灰头学运锄。

(0)

将之铁城舟次平山宿简岐山斋与谢散木话别

无端来就草堂眠,有约维舟柳渡边。

行脚但知从此去,芒鞋休问几时穿。

一围暑气难侵夜,半晕寒光亦满天。

莫漫灯前动离思,南来原是旧山川。

(0)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三十

相逢何用更喃喃,新得金人肘后函。

至道本来唯一默,吾生从此愿三缄。

曾无恶浪欺顽石,岂有惊涛下秃杉。

我纵不言君也会,是非留在七斤衫。

(0)

宿胡宪公署中作·其二

大道难久默,澹交宁羡浓。

官衙初下榻,虚室自鸣钟。

此地有生客,故山无老农。

夜来作归梦,飞上最高峰。

(0)

借庵即事·其八

大地一孤僧,僧孤却有朋。

雨师供茗碗,风伯致薪蒸。

细语虫相答,求声鸟所能。

未应嫌拣择,褦襶是苍蝇。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