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林除夕即事·其二》
《翠林除夕即事·其二》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去腊郡斋今野寺,半生萍梗似蘧庐。

住山未觉寒将尽,为客方知岁易除。

野老索偿文字债,乡僧劝习佛陀书。

明年得遂投閒计,土面灰头学运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官署迁至寺庙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时光流转和田园生活的感悟。

首联“去腊郡斋今野寺,半生萍梗似蘧庐”中,“去腊”指去年,“郡斋”是官署的别称,“野寺”则是迁居后的寺庙住所,“萍梗”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蘧庐”出自《庄子》,意为简陋的草屋,这里形容诗人半生漂泊如浮萍般无定所,如同住在草屋之中,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生活状态的动荡与简朴。

颔联“住山未觉寒将尽,为客方知岁易除”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受。在山中居住,寒气似乎还未完全消散,但作为客人,却已感受到一年的光阴匆匆过去。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岁月的飞逝。

颈联“野老索偿文字债,乡僧劝习佛陀书”描绘了诗人与当地老人和僧侣的互动。老人可能在催促诗人完成或支付他所欠下的文字工作,而僧侣则在劝导诗人学习佛教经典。这既体现了诗人与当地社会的联系,也暗示了他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尾联“明年得遂投閒计,土面灰头学运锄”展望了诗人的未来计划。他期待来年能够实现归隐田园的心愿,过上耕作的生活,以土面灰头的形象,象征着回归自然、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对当下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赠贡泰甫先生牙笏诗

象简霜凝重,苍髯雪色新。

转输劳算用,报答费经纶。

扶病朝明主,临轩问老臣。

此时江海上,人已厌风尘。

(0)

兴圣殿进讲即事是日赐酒饮杏花下

穆穆西清讲幄重,黄封赐饮杏花中。

晴开步障衣笼锦,香沁流霞颊晕红。

千载奇逢酣圣泽,一时凡骨尽仙风。

相看天上无它愿,与物为春四海同。

(0)

十月十二日奉诏以玉德殿西室为宫学大宿卫官等二十五人行弟子礼作

学校尊崇盛典扬,诏迁玉德殿西廊。

大官供帐调珍膳,内相传宣饮御觞。

授业惭无师道立,明伦喜见国家昌。

皇风即日还三代,杞梓楩楠尽栋梁。

(0)

寿许左丞可用

相国簪绅表,朝家宠锡专。

泰阶耀箕尾,北斗炳奎躔。

德望丘山重,文章日月悬。

位隆持左辖,机要职三铨。

山甫心常敬,阿衡任益坚。

苍生归化育,士类荷陶甄。

史继龙门志,经传凤穴贤。

紫微明晓日,黄菊烂秋天。

善治真儒效,斯文元气全。

愧从门下后,仰祝八千年。

(0)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十首·其七

高岭号枪竿,危亭揭岭颠。

四山皆培塿,万里尽平川。

草树秋犹秀,冰霜石半坚。

全燕归眼底,佳气郁中天。

(0)

四月十二扈从乘舆汎舟西山玉泉次韵左丞许公可用纪事廿韵

首夏清和候,西郊山水乡。

飞龙方利见,鸣凤尽高翔。

游豫三农慰,巡观八骏骧。

采虹明斗盖,文鹢缓风樯。

剑佩鹓联序,貂珰鸨肃行。

珍羞移饔膳,琛贽自梯航。

警跸乾坤廓,旂旌日月扬。

五云光郁郁,九奏韵锵锵。

雾阁藏莲界,霞杯湛桂浆。

洞岩晴拂黛,草树昼生香。

探妙由仁智,怡神在弛张。

紫鳞依密藻,朱鹭戏回塘。

御榻瑶为陛,离宫锦幂厢。

诗人咏灵沼,史氏纪昭阳。

立政登庸盛,赓歌辅弼良。

灵祇诃地胜,畿甸拱天光。

熙洽当今日,都俞集一堂。

宅中应锡福,治泰更包荒。

相业嵩衡峻,词源江汉长。

馀波私幸及,播颂殿西廊。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