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馀。
壮颜随日臧,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吴墟。
愁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馀。
壮颜随日臧,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吴墟。
愁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旅途中的感慨。"客路三千里"展现出诗人旅程之遥,"舟行二月馀"则强调时间之长。"壮颜随日臧,衰鬓受风疏"通过对比,表达了岁月流逝和个人身体状态的变化,壮志难挽时光,白发经风渐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吴墟"两句借景抒情,蔓草蔓延,象征着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浮云飘渺,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愁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以汶水比喻愁绪,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内心愁苦如同汶水般波澜起伏,难以平息,且这种愁绪随着行至青徐之地而愈发浓厚。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怀乡之情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刘基作为元末明初的文学大家,其诗作往往富有哲理,此诗也不例外。
寂寂复寂寂,此月古时明。
银河也变成陆,灰劫断槎横。
历落英雄孺子,灭没龙光牛斗,胜败黯然平。
玉笛叫空阔,终有故人情。雁南飞,乌绕树,鹤归城。
问君有酒,何不鼓瑟更吹笙。
我饮呜呜起舞,我舞僛僛白发,顾影可怜生。
旧日中秋客,几处几回晴。
敕使竟空反,公不出梅关。
当年玉座记忆,仄席问平安。
羽扇尉佗城上,野服仙游阁下,辽鹤几时还。
赖有蜀耆旧,健笔与书丹。青油士,珠履客,各凋残。
四方蹙蹙靡骋,独此尚宽闲。
丞相祠堂何处,太傅石碑堕泪,木老瀑泉寒。
往者不可作,置酒且登山。
鬳斋不是凡人,海山仙圣知来处。
清英融结,佩瑶台月,饮金茎露。
翰墨流行,禁中有本,御前停箸。
向弘文馆里,薰风殿上,亲属和、微凉句。
已被昭阳人妒。更那堪、鼎成龙去。
曾传宝苑,曾将玉杵,付长生兔。
地覆天翻,河清海浅,朱颜常驻。
算给扶朝者,临雍拜者,下梢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