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景泰寺》
《景泰寺》全文
宋 / 李昴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

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

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

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

(0)
翻译
树林密集仿佛山尽了,有路径可攀爬探索。
远处乌鸦追逐着夕阳,低飞的大雁抵挡着西风。
瀑布声势如雷鸣于山谷,松涛声浪在半空中回荡。
僧人倚着栏杆指点,说那弥漫的雾气下是城中的景象。
注释
树合:树林密集。
疑山:仿佛山峰。
攀缘:攀爬。
有路通:有路径可走。
远鸦:远处的乌鸦。
夕照:夕阳。
低雁:低飞的大雁。
西风:西边的风。
瀑势:瀑布的气势。
雷虚壑:如雷鸣于山谷。
松声浪:松涛声。
半空:半空中。
凭栏:倚着栏杆。
僧指:僧人指点。
涨雾:弥漫的雾气。
城中:城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风光图。"树合疑山尽,攀缘有路通"表明诗人来到了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群山之中,但通过攀登和探索,找到了穿越这些山峦的小径。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也透露出诗人对探寻未知世界的渴望。

"远鸦追夕照,低雁压西风"则描绘了天空中的景象。黑色的乌鸦在夕阳的余晖中飞翔,而低飞的白雁似乎被西边吹来的风压得低伏。这两句捕捉到了时间和空间交织的瞬间,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之美。

"瀑势雷虚壑,松声浪半空"转向了水景的描写。"瀑"指的是巨大的瀑布,其声音如同雷鸣,而"虚壑"则是对深邃而又神秘的山谷的描绘。"松声浪半空"中,"松声"很可能指的是风吹过松林时发出的沙沙声,它与水流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观。

最后两句"凭栏僧指似,涨雾是城中"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人文环境。诗中的"僧"可能是一位居住在这座寺庙中的和尚,他正站在栏杆边上,仿佛在指点着什么。这时,浓郁的雾气正在升腾,将远处的城池模糊起来。这里既描绘了僧人的宁静生活,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天空和人文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性的自然界,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介绍
李昴英

李昴英
朝代:宋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猜你喜欢

次韵章婿道祖倧山居

我本丘壑人,负乘辄致寇。

归来卧湖海,梦断三接昼。

尚馀忧国心,带眼日惊瘦。

腾装居景山,飘飘云出岫。

门无长者辙,相见谁肯就。

吾甥相国孙,款我裹粮糗。

禅关有圣解,已语则无咎。

两庵同相攸,卜邻殆天授。

登盘无槟榔,客居必见宥。

富贵应自知,不询唐举寿。

(0)

送友赴试钜野送之西门时方有外舅之戚极目无聊归不得卧作诗五首却寄以风云入壮怀为韵·其五

江南一纸书,沉忧割中怀。

嗟予足忧患,生世苦不谐。

匆匆子行色,适与远讣偕。

破涕彊出祖,尊酒不及排。

还归坐讲肄,寒筱摇空斋。

推门误相从,忽惊形影乖。

谁云阻一舍,目断真天涯。

念子早自力,清明播朋侪。

触热赴夷路,跨马脚不鞋。

自言取乡送,通显资其阶。

临别何以赠,手板裁香楷。

(0)

寄傲轩用陈默堂韵

自嗟踽踽复凉凉,糊口安能仰四方。

目送归鸿心自远,门堪罗雀日偏长。

家徒四壁樽仍绿,侯户千头橘又黄。

我醉欲眠卿且去,肯陪俗客语羲皇。

(0)

乙巳五月十八日沈元鼎招饭昭庆登白莲望湖楼汎舟过灵芝少憩孤山下七绝句·其五

几年尘土客京华,梦到西湖佛子家。

今日扁舟还似梦,不知流落在天涯。

(0)

行之见和再寄

大手从容静塞尘,人间犹诵病参军。

诗家态度公能继,还见春空蔼蔼云。

(0)

题雁荡山图

别来尝忆旧跻攀,好信迢迢慰病颜。

多按地图传药石,不烦魂梦到仙山。

尘沙犹在微茫处,云水都归指顾间。

看取荡中多少雁,只应飞倦始知还。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