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风增峭,临桥水叠波。
常年度清跸,昔日此潮河。
荒戍萦烟荔,山田茁雨禾。
名言思守德,触景畏心多。
出口风增峭,临桥水叠波。
常年度清跸,昔日此潮河。
荒戍萦烟荔,山田茁雨禾。
名言思守德,触景畏心多。
这首诗描绘了潮河桥畔的景象,既有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又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道德修养的深思。
首联“出口风增峭,临桥水叠波”,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桥边的环境。风吹过出口处,使得空气更加寒冷刺骨;临近桥面,水面波纹层层叠起,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力量。
颔联“常年度清跸,昔日此潮河”,通过对比手法,将当前的宁静与往昔的热闹进行对比。常年的清跸(帝王出行时的警戒)与昔日的潮河(可能指繁忙的河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引发人们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颈联“荒戍萦烟荔,山田茁雨禾”,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的自然景观。荒废的边防哨所被烟雾缭绕,荔枝树在烟雾中显得格外孤寂;山间田野在雨水的滋润下,禾苗茁壮成长,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联通过对比荒凉与生机,展现了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
尾联“名言思守德,触景畏心多”,表达了诗人对道德修养的深刻思考。面对眼前的景象,诗人不禁反思自己的内心,思考如何坚守道德准则,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保持内心的敬畏与谨慎。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孤桐生龙门,檿丝出东国。
相合为素琴,不离君子侧。
清弹何悠扬,遗音为发越。
中涵千古心,养彼至人德。
云胡变新声,丝竹异古昔。
繁响难具论,哇淫日沦惑。
举俗逐时好,谁能称在昔。
万事亦复然,不独琴与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