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
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
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
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
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誇。
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
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
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
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仙霞何事名仙霞,巅末得之神仙家。
此山南来绝高峻,上插云表参天涯。
群仙游宴绝顶上,不饮烟火汤与茶。
朝餐赤霞吸其英,暮餐黄霞咀其华。
日傲烟霞为洞府,不踏尘寰寸泥沙。
后躅跻攀不可得,危梯峻级频咨嗟。
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
故取仙霞起人慕,非以仙霞为世誇。
流传岁月浸久远,此意零落说又差。
谓酌流霞固浅陋,谓著霞衣亦浮葩。
我来登陟动幽趣,愧无洒落清襟怀。
聊寓数言代岭记,未可例视为南华。
这首宋代诗人陈淳的《仙霞岭歌》描绘了仙霞岭的奇特风貌和超凡的仙境。首句“仙霞何事名仙霞”,以疑问开篇,引发读者对岭名的遐想。接着,诗人赞美仙霞岭的高峻,仿佛直插云霄,与天际相接,暗示着其非凡的地位。
诗人想象群仙在此逍遥,不食人间烟火,以云霞为食,生活清逸脱俗。他们将仙霞岭视为洞府,远离尘世纷扰,这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追求长生的哲学思想。然而,普通人难以攀登,只能仰望,表达了对高人境界的向往和自身未能亲历的遗憾。
陈淳通过“高人欲解行者疲,掇作好语清而嘉”一句,既赞赏了仙霞岭的美,也借此传达出对清雅高尚品格的推崇。他强调取名“仙霞”并非仅为夸耀,而是为了激发人们的景仰之情。然而,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仙霞岭的真正意义理解渐失,甚至将其简单化。
诗人自谦没有高人的洒脱胸怀,但仍以诗记述此地,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仙霞岭的幽深意境,而非仅仅将其视为华而不实的传说。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中国山水的热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疏眉秀目。看来依旧是,宣和妆束。
飞步盈盈姿媚巧,举世知非凡俗。
宋室宗姬,秦王幼女,曾嫁钦慈族。
干戈浩荡,事随天地翻覆。
一笑邂逅相逢,劝人满饮,旋旋吹横竹。
流落天涯俱是客,何必平生相熟。
旧日黄华,如今憔悴,付与杯中醁。
兴亡休问,为伊且尽船玉。
高高屋,罗幕卷轻漪。阿渚一周围。
雄吞不数针三碗,治生何计韭千畦。
是贤乎,既富矣,又时兮。我喜踏探梅溪畔月。
君爱扫、煮茶枝上雪。君遣兴,我心夷。
东家画鼓更深舞,西家红烛醉时归。
莫教他,知我辈,不投机。
三载施为,十全八九,有些未及功圆。
不曾行疏,所惠自然钱。
也不修斋动众,一麻麦、任润灵田。
非外觅,无中造化,有口妙难言。道传。
明易象,倒颠光运,天地之先。
觉无形应物,非殢中边。
清静金婴玉姹,虚无里、汞结灵铅。
六铢挂,大罗归去,重受玉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