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事兰心苦。便凄然、泣下如雨。
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向卜夜、铜盘倾注。
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
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照破别离心绪。学人生、有情酸楚。
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轻湿尽、粉痕如故。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肤腴。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检诗书。
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底事兰心苦。便凄然、泣下如雨。
倚金台独立,揾香无主,肠断封家相妒。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向卜夜、铜盘倾注。
便不似、红冰缀颊,也湿透、仙人烟树。
罗绮筵前,海棠花下,淫淫尝怕凤脂枯。
比雒阳年少,江州司马,多少定谁如。
照破别离心绪。学人生、有情酸楚。
想洞房佳会,而今寥落,谁能暗收玉箸。
算只有、金钗曾巧补。轻湿尽、粉痕如故。
愁思减、舞腰纤细,清血尽、媚脸肤腴。
又恐娇羞,绛纱笼却,绿窗伴我检诗书。
更休教、邻壁偷窥,幽兰啼晓露。
这首元代宋褧的《穆护砂·烛泪》是一首描绘女子内心情感的词作,以烛泪为引,抒发了主人公的哀怨与寂寞。"底事兰心苦"开篇,以兰花比喻女子的心境,暗示其内心的苦涩。接下来通过"泣下如雨"和"揾香无主",描绘了她独自倚立金台,无人慰藉的孤独情景,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被嫉妒的无奈。
"乱扑簌、骊珠愁有许"进一步刻画女子愁绪如珠滴落,"向卜夜、铜盘倾注"则以烛泪寓意她的泪水不断,连夜晚的铜盘都为之倾倒。与鲜艳的红冰(可能指红宝石)相比,她的泪水虽无声,却同样湿润了周围的环境,展现出她的深情与哀伤。
在宴席和花下的场景中,她害怕失去青春的美丽,担心自己像洛阳的少年或江州的司马那样,青春不再,无人能理解她的忧郁。"照破别离心绪",烛光映照出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学人生、有情酸楚"直接表达她的感伤,回忆起往昔的甜蜜时光,如今却只剩下寂寞。"金钗曾巧补"暗示着曾经的爱情修补,但如今只剩下空洞的记忆。词句中还描绘了她的身体变化,舞腰纤细,皮肤因愁思而显得苍白。
最后,她担心自己的娇羞被遮掩,只能在绿窗下独自研读诗书,不愿邻居窥探。"幽兰啼晓露"以兰花清晨的露珠声,增添了凄凉的氛围,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展现了女子细腻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大雅久不作,此风日萧条。
纷纷世上儿,啁啾乱鸣蜩。
唯公妙句法,字字陵风骚。
如鼓清庙弦,听者无淫滔。
癯瘦藏具美,和平蓄馀豪。
思苦理自寄,志深言益高。
顾我吟风苦,知公心力劳。
世无杜陵老,谁知何水曹。
柳韦傥可作,论诗应定交。
柴门直面排青壁,山木凋霜疏寂历。
西风吹雨众山昏,声落茅檐断还滴。
每读离骚伤远游,一为迁客又经秋。
四时代谢不停轨,澄江万古长悠悠。
丹枫蕙叶照岩壑,物态故欲增繁忧。
诗成满岫湿烟起,寸心折尽空搔头。
平昔志升车,年来但芒屦。
前旬返城邑,宵旦未踰数。
及兹复入山,始觉离乱苦。
行行望远峰,山村犹几许。
风清初戒寒,云垂欲收雨。
羸马尚嘶林,吾行已遵渚。
茂树曩堪攀,澄潭今可俯。
秋意满山川,微烟澹村坞。
经过竹篱侧,倦极欣一语。
三钟应昔志,一室固堪处。
去留非本心,偶地因为主。
野屋尽茅茨,山田多瘠卤。
菽粟工疗饥,薯蓣行堪煮。
一水可乘流,从公公莫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