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荡平桥饮,留连落月西。
衣冠洛阳社,风物武陵溪。
远泛移龙窟,高吟振鸟栖。
不知今夜景,能使几人迷。
浩荡平桥饮,留连落月西。
衣冠洛阳社,风物武陵溪。
远泛移龙窟,高吟振鸟栖。
不知今夜景,能使几人迷。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的宁静而诗意的画面。首句“浩荡平桥饮”展现了夜晚在宽阔的平桥上畅饮的豪情,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明亮的月色。接着,“留连落月西”写出了诗人与友人沉浸于美景中,不舍得让西落的月亮离开。
“衣冠洛阳社”暗指他们如同古代洛阳的名士聚会,显示出文人雅士的风度和对文化的向往。而“风物武陵溪”则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意境,暗示了他们身处的环境清幽,如桃花源般美好。
“远泛移龙窟”进一步描绘了舟行之远,仿佛进入了神秘的龙潭,增添了神秘感。最后两句“高吟振鸟栖,不知今夜景,能使几人迷”,诗人高声吟诵,连飞鸟也为之停歇,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深深迷醉,同时也流露出对能与知己共享此景的庆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月夜泛舟的诗意旅程,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娃乡人去苔空绿,功德庄严。翠墨循环。
知是南朝第几泉。小桃风绰双屏冷,杉渎桥边。
曾照朱颜。一别金阊十五年。
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
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
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
都换了、断桥废馆,画图收拾芳洲。
回眄海桑全幻,便齐云结绮,曾几来游。
乌衣旧时堂榭,让与閒鸥。
金题锦贉,有丛书、人去名留。
吾老矣,青蓑办否,归时重理渔舟。
《汉宫春.吾家海山仙馆在半塘荔子湾,为南汉昌华苑故址。从伯祖德舆公别业也。水榭风廊,迤迟十数里。中有碧璜,乃仿西湖三潭印月,辟七塘而成者。余足迹遍吴越,曾瞻内苑昆明湖,所称名园未之能及。今人事沧桑,时移景易,维舟凭眺,只余百顷荒塘,荷花送晚耳。夏鸣之、田石友所绘二图犹在友人家。时假披览,尚可指其一二胜概。辛未消夏,偶怀故乡,为拈此调》【清·潘飞声】零落神山,认昌华故苑,丹荔湾头。荒塘绿荷涨晚,荡夏成秋。三潭印月,比西湖、潮定风柔。都换了、断桥废馆,画图收拾芳洲。回眄海桑全幻,便齐云结绮,曾几来游。乌衣旧时堂榭,让与閒鸥。金题锦贉,有丛书、人去名留。吾老矣,青蓑办否,归时重理渔舟。
https://shici.929r.com/shici/TL841yAp.html
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
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韶光。
等閒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
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空房。未忍理瑶箱。
钿盒枉收藏。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
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
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