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
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韶光。
等閒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
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空房。未忍理瑶箱。
钿盒枉收藏。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
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
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
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
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韶光。
等閒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
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空房。未忍理瑶箱。
钿盒枉收藏。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
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
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
这首《木兰花慢·七夕偶述》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以七夕这一传统节日为背景,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深切怀念。
词中开篇“又秋期似旧,惊心事,倩谁商”,点明了时间的轮回与内心的触动,暗示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忧虑。接下来“忆年年佳约,兰闺瓜果,同炷炉香”描绘了往昔七夕佳节的美好场景,充满了温馨与甜蜜,同时也蕴含着对这些美好时光不再的惋惜之情。
“韶光。等閒过眼,便人间、天上信茫茫”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将人间与天上相对比,突出了世事的变幻莫测。接着“愿乞仙槎渡我,琼台去挹风裳”表达了词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理想中的美好境界的愿望,体现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空房。未忍理瑶箱。钿盒枉收藏”则通过描写主人公面对空荡荡的房间和未开启的珍藏之物,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进一步深化了对失去美好事物的哀伤之情。
“算半钩凉月,一枝残烛,照尽凄凉”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孤寂与哀愁的氛围,强化了词人情感的表达。
“啼螀。劝人觅句,怕追寻、重断旧回肠”中,“啼螀”即蝉鸣,蝉声在夜晚的寂静中显得格外凄厉,仿佛在劝说人们寻找诗句来寄托情感,但同时又害怕再次触动人内心的伤痛,表达了词人在寻求慰藉与逃避之间挣扎的心理状态。
最后,“不待双星卧看,呼鬟悄掩红窗”以双星相会的传说作为结尾,既是对传统节日的呼应,也暗含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同时通过“呼鬟悄掩红窗”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细腻与复杂。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七夕这一特定情境,深刻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爱情失落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高堂见林壑,忽似过雷峰。
窈窕一门险,峥嵘千嶂重。
人声何处荅,虎迹有时逢。
怒瀑流清耳,曾云起荡胸。
松枯寒落子,草碧暖勾茸。
势出丹青假,神疑造化钟。
沧洲非世外,玄圃亦王封。
绝境须吾赏,他年策瘦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