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向青山问。问青山、白云多处,几番春信。
著意寻春春尚浅,侵晓薄寒能忍。
又早是、段家桥近。
流水无言人影悄,但盘空扑雪鸦成阵。
还只恐、北风紧。打门仙鹤曾相认。
剩枝头、夜来残月,半钩黄晕。
石古林深烟磴滑,一路鞋痕细印。
浑不管、苍苔立损。
我欲此间横玉笛,把万花吹暖都开尽。
林处士,料应肯。
欲向青山问。问青山、白云多处,几番春信。
著意寻春春尚浅,侵晓薄寒能忍。
又早是、段家桥近。
流水无言人影悄,但盘空扑雪鸦成阵。
还只恐、北风紧。打门仙鹤曾相认。
剩枝头、夜来残月,半钩黄晕。
石古林深烟磴滑,一路鞋痕细印。
浑不管、苍苔立损。
我欲此间横玉笛,把万花吹暖都开尽。
林处士,料应肯。
这首词以探梅为主题,通过描绘作者在青山白云之间寻找春意的场景,展现出对梅花的喜爱与期待。"欲向青山问"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踪迹的好奇和向往。"流水无言人影悄,但盘空扑雪鸦成阵",描绘了静谧的环境和动态的飞鸦,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打门仙鹤曾相认"暗示了此处环境的清幽,而"剩枝头、夜来残月,半钩黄晕"则描绘了夜晚梅花的孤独与凄美。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山路的崎岖和苔藓的斑驳,表现了探梅过程中的艰辛,但他决心一往无前,"我欲此间横玉笛,把万花吹暖都开尽",展现了对梅花盛开的热烈期盼。
最后,诗人以"林处士,料应肯"收尾,暗指梅花的知己——林处士,也应会欣赏这份对春天的执着和对梅花的深情。整首词语言清新,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梅花的独特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
海南山似刀,溪恶如发弩。
溪山毒烟中人骨,水有蛟蜃陆豺虎。
蛮人徭贼行若飞,纵火劫民杀官府。
溪中之水涨赤血,山头积尸变成土。
经年斗战兵已穷,磔将屠城不可数。
官家发军救死国,万里欢喜得时雨。
诛擒凶党功德高,海水一清奏歌舞。
山非无险,水非无阻。有地不城,城亦不武。
将民赤肉致戈戟,口不能言心自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