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
《喜雨》全文
宋 / 石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学作升平喜雨吟,东皋微破满犁深。

已开万乘焦劳虑,应解三公燮理心。

天捉乖龙鞭见血,雷驱和气泄为霖。

农夫陇上闲论价,一寸甘膏一寸金。

(0)
注释
升平:太平盛世。
微破:微微渗透。
万乘:皇帝,这里指国家。
焦劳:极度忧虑。
燮理:调和治理。
乖龙:比喻难以驾驭的人或事。
和气:和谐气氛。
甘膏:甘甜的雨水。
一寸金:极其珍贵。
翻译
学习写赞美太平盛世喜雨的诗篇,田野里的犁沟因雨水而深深湿润。
已经打开皇帝的心扉,让他忧虑的国家得到缓解,也使三公辅政的忧虑得以舒缓。
天空仿佛捉住不驯的龙,用鞭子抽打,直至流出鲜血,雷声驱散了不和的气息,降下甘霖。
农夫们在田头悠闲地谈论,每一滴甘甜的雨水对他们来说都如同黄金般珍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带来的喜悦和农事上的重要性。诗人以“升平”开篇,表达对雨水的喜悦之情。“东皋微破满犁深”则形象地描述了雨水滋润大地、田野里犁沟填充得既深又满,显示出雨后的土地湿润适宜耕作。接着,“已开万乘焦劳虑,应解三公燮理心”表明这场雨不仅缓解了众人的忧虑,也让掌管农业的官员们的心情得到舒解。

“天捉乖龙鞭见血,雷驱和气泄为霖”则描绘了一幅惊险又壮丽的画面,通过比喻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强调这场雨来得非凡且充满了生机。最后,“农夫陇上闲论价,一寸甘膏一寸金”则从农民的角度出发,描绘他们在田野中悠然自得地讨论着雨水带来的丰收和土地价值,如同甘美的膏脂和黄金一般珍贵。

这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也表达了人们对农业生产中及时雨水的依赖与喜悦,以及这种自然恩赐所带来的经济价值。

作者介绍
石介

石介
朝代: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猜你喜欢

送毕长官

铜墨非君志,仙凫为我来。

三年话倾盖,十日算衔杯。

许与羞垂白,飞腾指上台。

倚门方有待,未觉厌京埃。

(0)

幽居

住处必松竹,经年长自閒。

青苔仍有径,乱石更成山。

饮水却馀乐,荷锄谁愧颜。

悠然谢车马,听客到门还。

(0)

湘中阻风

十月北风不肯回,湘中白浪高成堆。

小如飞鸥大奔马,一辈才去群复来。

一旬阴云色死灰,划劙掀簸初全开。

晨阳照空幸澄澈,蜚廉暴怒犹喧豗。

系舟沙渚依曲隈,岁晏永路真悠哉。

棹夫卷缩亦何恨,时乎宁有材不材。

(0)

在郡作

朱门深沈十二戟,高槐蔽庭有佳色。

今时督府雄汉魏,鲁国太山四千石。

读书作文五十年,齿牙脱落头半白。

平生心事竟何许,衮衮簿书为报国。

吾衰不复梦周公,闻道家丘居在东。

垂老才为少司寇,杀一正卯那为功。

诗书误身既可信,却忆扛鼎之重瞳。

宰割山河一何壮,指麾天地如回风。

背关怀楚更龌龊,沐猴而冠涂遂穷。

区区诸老为城守,头胪晓入旌旗红。

鲁人之皋乃自昔,犹复弦歌一亩宫。

圣贤万事尽有命,世人何用誇材雄。

府丞久吏掾史健,时雨沾足年谷丰。

深居闭閤不复出,曲肱甘寝日正中。

昔闻汲黯淮阳亦如此,乃不及舞文巧诋为诈忠。

(0)

自舒城南至九并并舒河行水竹甚有佳致马上成五首·其二

高高嘉树阴,下下修竹林。

水光摇日影,人语乱鸟吟。

兴适尽佳境,有逢皆会心。

安知道路傍,前更登嵚岑。

(0)

读李某诗

李某崆峒人,生长西北蕃。

赤鬓如猬毛,仅能为汉言。

筋力勇自负,马上带两鞬。

作贼十数年,身有百刃痕。

泳河不用舟,羊革随轻轩。

危厄辄自脱,天幸尚得存。

过壮忽自悔,翻然归汉恩。

徙家汾水阳,百口蒙轻温。

拜官随立功,俄列上閤门。

封侯未可量,专城谁复论。

已见狄将军,堂堂枢府尊。

由来功名际,雕鹗胜皇鹓。

富贵百恶除,讵问钳黥髡。

岂与诗书士,履绳不敢奔。

终身蹈薄冰,众口犹喧喧。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