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
《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全文
清 / 王鹏运   形式: 词  词牌: 念奴娇

登临纵目,对川原绣错,如襟接袖。

指点十三陵树影,天寿低迷如阜。

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

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

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

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

(0)
鉴赏

此诗《念奴娇·登旸台山绝顶望明陵》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于19世纪。全词以登高远眺之景为背景,抒发了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的感慨。

开篇“登临纵目”,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川原如锦绣般错落有致,仿佛衣袖相接。接着“指点十三陵树影”,点明所望之处为明朝诸帝陵寝所在之地,天寿山的陵墓群低矮如土丘,透露出历史的沧桑感。随后,“一霎沧桑,四山风雨,王气消沈久”一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王朝更迭带来的变化,山中风雨象征着历史的动荡。

“涛生金粟,老松疑作龙吼”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中景象,金粟般的波涛与老松的声响,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历史的回响。接下来,“惟有沙草微茫,白狼终古,滚滚边墙走”则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历史的痕迹,白狼河畔的边墙在风沙中蜿蜒,象征着古代战争的遗迹。

“野老也知人世换,尚说山灵呵守”两句,通过老农的视角,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类历史变迁的思考,山灵似乎在守护着这片土地与历史的记忆。最后,“平楚苍凉,乱云合沓,欲酹无多酒”描绘了一幅苍凉的秋日图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出山回望,夕阳犹恋高岫”则以夕阳眷恋高耸的山峰,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王鹏运

王鹏运
朝代:清   字:佑遐   籍贯:中年自号半塘老   生辰:1849—1904

王鹏运(1849—1904),晚清官员、词人。字佑遐,一字幼霞,中年自号半塘老人,又号鹜翁,晚年号半塘僧鹜。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官至礼科给事中,在谏垣十年,上疏数十,皆关政要。二十八年离京,至扬州主学堂,卒于苏州。工词,与况周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鹏运居首。著有《味梨词》、《骛翁词》等集,后删定为《半塘定稿》。
猜你喜欢

宣窑蟋蟀筒为半查·其一

豳诗床下物,一旦陶穴居。

器传明初叶,古色犹斑如。

此非尧遗风,我为思瞿瞿。

(0)

莺脰湖词·其三

春草碧色水绿波,遥看吴岫濯青螺。

此间谁是相宜者,闻道前人有志和。

(0)

玻璃窗

车窗悬玻璃,障尘胜纱帷。

内外虚洞明,视远无纤遗。

可避轻风寒,还延暖日曦。

惟是听受艰,扬言声似卑。

耳属或不闻,目成乃可知。

明目信有济,达聪非所宜。

致用当节取,格物理可推。

(0)

画竹二首·其二

旭日照珊瑚,秋风碧海枯。

只愁龙化去,不敢斗齐奴。

(0)

至后徐子见过

户外久罗雀,山中来故人。

归田嗟失稔,避世笑同尘。

榻解南州夜,尊浮北海春。

相看岁云暮,坐惜物华新。

(0)

早春五华寺

淑气南中早,春游上界清。

寺缘双树建,山识五华名。

积雾邻沧海,馀霞似赤城。

沉灰如可辨,浩劫在昆明。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