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照珊瑚,秋风碧海枯。
只愁龙化去,不敢斗齐奴。
旭日照珊瑚,秋风碧海枯。
只愁龙化去,不敢斗齐奴。
这首诗描绘了画家对所画之竹的深刻情感与细腻观察。首句“旭日照珊瑚”,以晨光初照,珊瑚般鲜艳的竹叶为画面铺垫,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光彩夺目的景象。接着,“秋风碧海枯”一转,秋风拂过,碧海般的竹林似乎在瞬间枯萎,这种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画家内心深处对生命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
“只愁龙化去,不敢斗齐奴。”这两句更是寓意深长。龙化去,可能象征着竹子的生命力与精神的升华,而不敢斗齐奴,则表达了画家对自身技艺的谦逊与敬畏,同时也暗含了对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自守品质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画家对竹子独特的情感寄托和艺术见解,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借物抒情的艺术魅力。
平生我爱陈太学,封章上数汪黄恶。
平生更爱罗江东,请讨朱三意气雄。
中原今日正多事,书生要共持清议。
不薄今人爱古人,当代岂无天下士。
茫茫八极愁风尘,开尊且醉春江春。
相期少壮各努力,莫遣莺花空笑人。
红棉作絮湿不舞,龙母南风撒白雨。
迎客山僧学佛语,海色绿染袈裟古。
风流东晋伊何人,流觞重话永和春。
姑行乐耳漫愁叹,茫茫百感丛其身。
名山如人重遭遇,不惜重题水帘句。
石亭同坐谈诗禅,满地散花紫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