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纪徒劳祇疗饥,年踰耳顺已知非。
行藏有定随缘过,功业无成与愿违。
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
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
三纪徒劳祇疗饥,年踰耳顺已知非。
行藏有定随缘过,功业无成与愿违。
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
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上政府五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三纪徒劳祇疗饥”感慨过去的三十年光阴虽然辛劳,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次句“年踰耳顺已知非”表明诗人已经到了耳顺之年,意识到过去的某些追求可能是错误的。
第三句“行藏有定随缘过”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认识,认为一切皆有定数,应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第四句“功业无成与愿违”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和失落。
第五、六句“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能在家乡受到欢迎,也希望能从官场退隐,享受晚年生活。最后一句“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以亲友的祝贺和晚景的美好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晚年平静生活的期待和对夕阳余晖的诗意象征,寓意着人生的智慧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