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政府五首·其四》
《上政府五首·其四》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三纪徒劳祇疗饥,年踰耳顺已知非。

行藏有定随缘过,功业无成与愿违。

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

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

(0)
翻译
三十年的努力只换来温饱,年近古稀已明白人生无常
人生的起落随缘而过,即使功业未竟也与初衷相悖
如果能在家乡显贵,我便想辞官归隐
亲朋好友都为我庆幸,期待晚年夕阳余晖
注释
三纪:三十年。
徒劳:白费力气。
祇疗饥:仅仅解决饥饿。
耳顺:古稀,指七十岁。
已知非:已经明白不对。
行藏:行为和隐藏,指人生起伏。
随缘过:顺应命运的安排度过。
功业无成:未能达成事业。
与愿违:违背了最初的愿望。
里闬:家乡,邻里。
乘驷入:乘坐华丽的马车进入。
挂冠归:辞职归乡。
交朋亲戚:朋友和亲戚。
犹相庆:仍然相互祝贺。
桑榆晚日晖:比喻晚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所作的《上政府五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三纪徒劳祇疗饥”感慨过去的三十年光阴虽然辛劳,却未能解决温饱问题,暗示了生活的艰辛。次句“年踰耳顺已知非”表明诗人已经到了耳顺之年,意识到过去的某些追求可能是错误的。

第三句“行藏有定随缘过”表达出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认识,认为一切皆有定数,应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第四句“功业无成与愿违”则揭示了诗人对于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和失落。

第五、六句“里闬傥能乘驷入,君门便欲挂冠归”描绘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即使能在家乡受到欢迎,也希望能从官场退隐,享受晚年生活。最后一句“交朋亲戚犹相庆,要看桑榆晚日晖”以亲友的祝贺和晚景的美好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晚年平静生活的期待和对夕阳余晖的诗意象征,寓意着人生的智慧和淡泊。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往的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中秋馆宿

馀欢惊社过,独直奈宵长。

月向蓬山满,风来桂殿凉。

睡轻同警鹤,吟苦伴啼螀。

耿耿迷遥思,残星下建章。

(0)

清平乐

小山丛桂。最有留人意。拂叶攀花无限思。

雨湿浓香满袂。别来过了秋光。翠帘昨夜新霜。

多少月宫闲地,姮娥与借微芳。

(0)

八月六日寄邻几诸君

谬为天官属,得与选事亲。

略计三百州,绿衣九千人。

较材迷长短,守法愧因循。

救末知不足,澄源力难伸。

诸君备乡老,多士竞国宾。

鉴形肖止水,播物参洪钧。

解论皆造微,详延必逢真。

仰成宽吏责,端本慰吾民。

功则太平始,任非百职伦。

聚精会冠剑,重钥閟埃尘。

寄重地必禁,问迹疏无因。

风雨何萧萧,鸡鸣夜将晨。

一日如三月,况兹别累旬。

(0)

安福院二首·其一

溪流婉转树蒙茏,复阁虚廊小径通。

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0)

甲午至节后同诸兄入市归有感

七十衰翁入市归,感今怀昔泪沾衣。

人稀旧识居犹是,俗竞新华质已非。

九府泉悭谁改作,五材兵去孰防微。

西山不属银绯客,只合高歌咏采薇。

(0)

步瀛桥乐章

跨海虹霓浸不收,植楹鲵背耸于楼。

直通两岸东西路,横截一溪上下流。

网罗学士唐天子,管领英雄张状头。

醉墨淋漓题柱上,与君从此步瀛洲。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