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岭春深我正来,每逢佳处一徘徊。
飞云度水开还合,宿鸟惊人去复回。
山缺尽将松竹补,门深偏向野桥开。
为言役役驰驱者,何似餐霞卧草莱。
雪岭春深我正来,每逢佳处一徘徊。
飞云度水开还合,宿鸟惊人去复回。
山缺尽将松竹补,门深偏向野桥开。
为言役役驰驱者,何似餐霞卧草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绵州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
首联“雪岭春深我正来,每逢佳处一徘徊”,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在白雪覆盖的高山之中,春天的气息悄然降临,诗人恰逢其时,每到一处风景绝佳之处,便不由自主地流连忘返。
颔联“飞云度水开还合,宿鸟惊人去复回”,细腻描绘了动态的自然景象。白云在水面飘过,时而散开,时而聚拢;夜宿的鸟儿被惊动后,又重新返回,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颈联“山缺尽将松竹补,门深偏向野桥开”,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山峰的缺口被茂密的松竹填补,门前的小路特意通向那座野桥,这些细节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和人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尾联“为言役役驰驱者,何似餐霞卧草莱”,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忙碌奔波之人的劝告,鼓励他们放慢脚步,享受自然的美好,如同餐食朝霞,躺在草地上休憩,体验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反思与倡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引导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幽居定何如,颇恨未见之。
主人向我言,喜色融双眉。
修篁流翠阴,寒溪漾清漪。
领略非一状,幽妍发馀姿。
空蒙雨亦佳,潋滟晴更奇。
岂惟二江独,意恐两蜀稀。
主人信妙士,得此固所宜。
天公閟好景,授受各有时。
岂无多田翁,偃蹇逝莫随。
素交怀老蒲,秀句纷珠玑。
安得招归来,为君赋清诗。
往者不可作,后生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