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其三》
《六月十七夜出寺门骤有所闻疑水与风即而观之雨也对面而横骛焉已而倾注中夕复作明日犹未已赋诗三首与钦止斯远同之·其三》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

亟作溪头看,犹沾树杪飘。

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

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

(0)
翻译
深夜中还在潺潺流动,黎明前又增添了几分萧瑟。
急忙跑到溪边去看,水珠还挂在树梢摇曳。
农家家家户户都欢喜,因为这恶劣的气氛已经大大缓解。
我打算乘着小船离去,长久以来的江湖之志此刻蠢蠢欲动。
注释
中宵:深夜。
浏浏:形容水流声。
乞晓:期待黎明。
萧萧:形容风声凄凉。
亟作:急忙去做。
溪头:溪边。
树杪:树梢。
田家:农家。
沴气:不祥之气,恶劣的天气。
扁舟:小船。
江湖:泛指广阔的江河湖泊,也常指江湖生涯。
久摇:长久地摇曳,象征内心的激动。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深夜听到风雨声后的情景。"中宵还浏浏,乞晓更萧萧",这两句以拟声词生动描绘了夜晚风雨声的连续不断,从深夜到黎明,声音由微弱渐强。接着,诗人想象"亟作溪头看",想去近处观察这突如其来的雨势,却发现雨点"犹沾树杪飘",说明雨势之大。

诗人观察到这场雨对田间农舍带来的益处,"田家比屋喜,沴气十分消",意味着雨能够消除旱涝带来的不祥之气,给农民带来丰收的希望。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乘舟泛游江湖的愿望,"我得扁舟去,江湖兴久摇",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风雨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怀,同时也寓含着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追求。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环翠轩

幽人旧住秣陵庄,石径岩扉閟草堂。

空雾湿衣春冉冉,野禽啼树月苍苍。

老于江海遨游倦,閒觉山林兴味长。

莫向东华更东去,马头尘土又斜阳。

(0)

士常得男叠前韵奉贺

庆协充闾事不赊,嘉期先报及时瓜。

门深贺客车应满,喜极题书字半斜。

周雅祝辞新故事,李膺名姓旧通家。

东楼若许吟诗到,联尽轩辕石鼎茶。

(0)

和明仲洗马韵二首·其二

友道陵夷继者稀,独予才力尚卑微。

无成颇觉初心负,未老先知旧事非。

今日中流须砥柱,几年东壁有馀辉。

期君合在风尘外,千仞冈头一振衣。

(0)

以丝瓜馈李秋官若虚诵瓜瓞诗为祝若虚有诗冯秋官佩之以和章见索因用韵馈瓜如例并呈二君

地接东陵路不赊,冷官生计只篱瓜。

閒行似爱凉阴薄,醉笔多随野蔓斜。

名自雅歌传圣代,例分风味与诗家。

从今记取宜男祝,贺客来时好荐茶。

(0)

赠傅神高训导

彩毫和露写清秋,亲见江南顾虎头。

憔悴忽惊多病质,贤豪今负壮年游。

眼前庶事谁工拙,梦里浮生有去留。

万里滇池三载别,重来还识故吾不。

(0)

中秋三忆·其一天锡

旅宿长安夜,归期已隔年。

斋灯独自照,禁月向谁圆。

冰蘖郎官操,风霜使者权。

此时清不寐,锵佩想朝天。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