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
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
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
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
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董三同远赴京城献上自己编撰的《春秋补传》,却未能得到赏识,最终只能落魄归乡的感慨。
首联“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以“嗟”字开头,表达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友人跋涉万里,只为一展才华,却未能如愿,只能在江湖间老去,流露出世态炎凉的无奈。
颔联“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献书后的境遇。他怀抱著自己的心血之作,却只能徒然哭泣,如同美玉被埋没;即使新作惊世骇俗,也无人赏识,暗含了才华不被认可的悲哀。
颈联“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转而描述友人归途中的艰难与困苦。南国战乱不断,道路崎岖,风雪交加,生活贫困,充满了忧愁与艰辛。
尾联“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以典故结尾,将友人与汉代的杨得意相比,杨得意曾因汉文帝的赏识而飞黄腾达,但友人却未能得到类似的机遇。即便有人赠送绨袍这样的礼物,也无法缓解内心的悲痛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人在仕途不顺、人生失意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日暖霜红,画戟门开,锦筵歌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
象服鱼轩灿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相将,更兼华胄诜诜。
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字鸳行,雍容高步金门。
况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竞祝遐寿千春。
生平酷爱山,好山宁相远。
知吾入山意,幽致竞牵挽。
信步杖藜轻,升高腰脚健。
小雨著黄落,索索声相溷。
僧窗事事幽,蕉肥野菊曼。
尘市仅隔水,心安即为遁。
有岩瞰清溪,古木郁萝蔓。
前冈连远嶂,万象纷自献。
人生有物缘,参合甚符券。
缘外倘强求,十一失千万。
此地乃天与,一亭吾欲建。
寄言岩下石,为偿把钓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