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荒郊外,凝眸日色昏。
船归红蓼岸,烟锁绿杨村。
驱犊童横笛,呼鸡妇倚门。
天如人意活,新月似眉痕。
散步荒郊外,凝眸日色昏。
船归红蓼岸,烟锁绿杨村。
驱犊童横笛,呼鸡妇倚门。
天如人意活,新月似眉痕。
这首诗描绘了清末近现代初秋傍晚时分,诗人漫步郊野的独特感受。首句"散步荒郊外",展现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凝眸日色昏"则写出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为全诗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船归红蓼岸"进一步描绘了周边的景致,红蓼点缀的河岸,暗示着秋天的萧瑟之美,而"烟锁绿杨村"则通过轻烟笼罩的绿色村庄,勾勒出田园生活的恬静画面。这两句运用色彩对比,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
"驱犊童横笛"聚焦到乡村生活中的细节,儿童放牧吹笛,天真无邪,与前文的宁静形成和谐统一。"呼鸡妇倚门"则描绘出农妇在门前呼唤鸡群归巢的温馨场景,展现出家庭生活的安宁与和睦。
最后两句"天如人意活,新月似眉痕"是诗人对眼前景象的感慨,认为秋天的天空仿佛顺应人的心意般宁静,而新月如细眉,寓意着希望与期待,给读者留下余韵。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晚景,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秋高寒露至,旭日犹融融。
蠛蠓出阡陌,弥漫百步中。
或盘旋如硙,或下上如舂。
舂者天将雨,硙者天将风。
嗟彼旦暮间,安知造物工。
春气感鸣禽,秋至动阴虫。
时来不自由,物理将无同。
所以达士心,委运以固穷。
过隙年光,如毛尘事,暗把物情移换。
浮生扰扰,背觉随尘,酒色利名萦绊。
凭君看取,历代英雄,楚越周秦唐汉。
漫遗留、坏冢颓碑,千古是非不断。
闻早悟、碧玉壶中,白云堆里,别有翠霞宫殿。
三天雅会,五彩光攒,朝赴紫微琼宴。
阆苑瑶池,绛阙清都,信任逍遥游玩。
笑愚顽苦海,贩骨无休,往来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