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林广文寄咏庭莲用韵》
《和林广文寄咏庭莲用韵》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步月披星到草堂,微闻露气藕花香。

荷衣半偃鹿眠稳,翠盖轻摇鹤唳长。

施绛五年犹是客,草玄三世竟为郎。

谁知雅调凌云起,会见丹心与绣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访草堂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星辰、露气、荷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首句“步月披星到草堂”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夜晚的月光与星光映照在草堂之上,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接着,“微闻露气藕花香”一句,通过嗅觉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露水与荷花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荷衣半偃鹿眠稳,翠盖轻摇鹤唳长”两句,将目光聚焦于荷叶与鹿、翠绿的荷叶与悠长的鹤鸣,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草堂周围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鹿的安详与鹤的悠扬形成对比,又相互衬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施绛五年犹是客,草玄三世竟为郎”两句,转而表达诗人对自身身份与经历的感慨,以“绛”、“玄”等字眼,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身份的变化,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蕴含着对未来命运的期待。

最后,“谁知雅调凌云起,会见丹心与绣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高雅情操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内心真挚情感的展现。这里的“丹心”象征着赤诚之心,“绣肠”则比喻细腻的情感世界,整句话传达出诗人渴望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洁与情感深邃的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高雅情操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个人命运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咏荔子

天垂甘露绛绡囊,凝作清冰更有香。

偏与荷花妒颜色,不教卢橘见容光。

蔡公笔妙曾分品,坡老名高合得尝。

最喜不为妃子污,千年风月水云乡。

(0)

延平范子登同侄祖年见访惠诗次韵

森森九桂植岩幽,所谓伊人在一洲。

别后道尊君可慕,病馀学废我堪羞。

雪惊新白传佳咏,云□残黄会晚秋。

多谢联镳垂访意,疏慵犹可诲还不。

(0)

叶吉阳赴任中道而返作居思堂以自娱以诗赠之

海山深处拥旌旗,六十红颜未是迟。

千里行程中道返,百年心事几人知。

近家园小堪娱目,插架书多足课儿。

闲看好山忙作吏,主人得计祇缘思。

(0)

题冰玉堂

此是刘君处士家,茅檐犹想旧横斜。

我今添著朱夫子,薄祀秋初荐水花。

(0)

谢雨清水岩·其二

我来谢雨到名山,记得重来半岁间。

却笑乖龙太多事,不如科斗得长闲。

(0)

盛暑

坎泉上施心长泰,离火不炎身自凉。

更把青编静游目,绝无星暑到胡床。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