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妙高老人卧病遣侍者以墨梅相迓》
《妙高老人卧病遣侍者以墨梅相迓》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高丝才歇转轻雷,无数晴峰笑靥开。

大士已闻方卧疾,小空端遣出山来。

宝方世路知无隔,俗驾山灵故勒回。

多谢高情饯春色,十分浑在一枝梅。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题为《妙高老人卧病遣侍者以墨梅相迓》。诗中描绘了妙高老人卧病在床,却以墨梅相迎的情景,展现了高雅脱俗的意境。

首句“高丝才歇转轻雷”,以“高丝”比喻妙高老人,暗示其地位崇高,同时以“轻雷”象征外界的喧嚣与纷扰,巧妙地表现出老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接着,“无数晴峰笑靥开”一句,运用拟人手法,将晴朗的山峰比作笑脸,生动地描绘出墨梅盛开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妙高老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态度。

“大士已闻方卧疾,小空端遣出山来”两句,通过“大士”和“小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妙高老人的身份与影响力,同时也暗示了侍者的到来是出于对老人的敬仰与关怀。这里的“出山”不仅指侍者从山中来到老人身边,也暗含着突破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味。

“宝方世路知无隔,俗驾山灵故勒回”两句,表达了侍者对妙高老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佛法的虔诚。通过“宝方”、“世路”、“俗驾”、“山灵”等意象,既展现了侍者对老人的尊重与依赖,也体现了对佛法真理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多谢高情饯春色,十分浑在一枝梅”两句,以“高情”赞美妙高老人的高尚情操,同时借“春色”与“一枝梅”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侍者感谢老人的深情厚谊,将这份感激之情融入到对春天的赞美之中,同时也寄托了对老人健康恢复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妙高老人与侍者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生命、自然和佛法的深刻感悟,充满了禅意与哲理。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八绝诗·其三明月溪

涨溪者为谁,人骨皆已朽。

我来寻故迹,溪荒乱泉吼。

惜哉幽胜事,尽落唐贤手。

唯馀旧时月,团团照山口。

(0)

元日作

献岁在商州,依然想旧游。

前年捧玉册,此日对珠旒。

御酒尧樽畔,仙韶舜殿头。

自惭非贾傅,宣室讵重求。

(0)

赠孙何丁谓

三百年来文不振,直从韩柳到孙丁。

如今便可令修史,二子文章似六经。

(0)

同刘仲忱舍人先生郑武子钱伯氏赋两篇得圣欢二韵

客行仍别离,此恨亦已更。

去语已莫留,来愁不须聘。

七闽何贪贤,四海方仰圣。

班驿是归涂,频宜发新咏。

(0)

题僧邀游梅和庵

地接山腰舍绕泉,丰堂巍殿势蝉联。

非禅非律三百辈,有圃有场千亩田。

中坐独尊司狱佛,几前杂事地行仙。

若无生死惊愚俗,正恐斋厨亦悄然。

(0)

赵倅兼善再用前韵赋木犀

物外家风本自奇,人间独步九秋时。

谁登月姊青霄露,折得郤诜丹桂枝。

韫玉岩扉通户牖,蕊珠花殿彻藩篱。

渊明不共真香醉,只与黄花作便宜。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