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僧邀游梅和庵》
《题僧邀游梅和庵》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地接山腰舍绕泉,丰堂巍殿势蝉联。

非禅非律三百辈,有圃有场千亩田。

中坐独尊司狱佛,几前杂事地行仙。

若无生死惊愚俗,正恐斋厨亦悄然。

(0)
注释
地接:紧邻。
山腰:山腰处。
舍:房屋。
绕:环绕。
泉:泉水。
丰堂:宽敞的殿堂。
巍殿:高大的殿堂。
势:形势。
蝉联:连续不断。
非禅非律:不是禅宗也不是律宗。
三百辈:三百多人。
有圃有场:有园地和广场。
千亩田:大片农田。
中坐:中央坐着。
独尊:独一无二的尊位。
司狱佛:主管审判的佛像。
地行仙:地仙,传说中的仙人。
若无:如果没。
生死:生死之事。
惊愚俗:使普通人震惊。
正恐:恐怕。
斋厨:斋堂厨房。
悄然:安静无声。
翻译
房屋依山而建,环绕清泉,壮观的殿堂相连不断。
这里并非禅宗或律宗的修行场所,而是聚集了三百多位信徒,拥有大片的田地和活动场地。
中央坐着主持审判的狱佛,佛像前则是地仙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
如果没有生死之事让凡夫俗子惊讶,恐怕连斋堂的宁静也会被打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教寺庙之景。开头两句“地接山腰舍绕泉,丰堂巍殿势蝉联”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勾勒出一幅山清水秀、建筑雄伟的画面,其中“山腰”与“绕泉”相得益彰,展示了寺庙依山而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景象。接着,“非禅非律三百辈,有圃有场千亩田”则透露了这座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一处自给自足的农耕之地,展现了僧侣生活的另一面。

中间两句“中坐独尊司狱佛,几前杂事地行仙”描绘了一位佛像安详端坐于寺庙内,同时在其前的案几上摆放着各种日常用品和佛事活动用的物品。这既表达了僧侣们对佛法的尊崇,也反映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实与神圣并存。

结尾两句“若无生死惊愚俗,正恐斋厨亦悄然”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人担忧的是,如果连寺庙内的清净生活都受到外界琐事的干扰,那么这份宁静又从何而来?这里,“生死惊愚俗”暗示了对尘世烦恼与生死轮回的超脱,而“斋厨亦悄然”则是对于即使是在寺庙内也难以完全避免世间杂事的一种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建筑风格和僧侣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既有佛法修持又不脱离日常生活的僧院景象,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的心境追求。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云山图

薜荔花开僧舍闲,佛香时列竹窗间。

朝来小试南唐墨,写得溪南数叠山。

(0)

林皋秋色图

岩云拥轻素,红叶当风堕。

秋色满空亭,无人来此坐。

(0)

题倭翁

万里扶桑国,年年贡扇来。

皇都无酷暑,赐尔拂尘埃。

(0)

题蕉·其二

绿绮含风弱,芳缄卷露新。

忆在闲庭院,婆娑映玉人。

(0)

经德寿宫遗址

废苑民侵久,故迹理当微。

凤础埋将隐,鸳瓦坠应飞。

辇池逢折佩,薙草得遗玑。

西陵亦如此,神游何处归。

(0)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

高高亭耸紫霄端,借榻高眠廛市间。

轮奂重新无俗□,何如来此伴云闲。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