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千秋劫,巍然古鹤楼。
澹烟浮汉市,残日见黄州。
远树云中出,长江天际流。
何人夜吹笛,望远不胜愁。
历尽千秋劫,巍然古鹤楼。
澹烟浮汉市,残日见黄州。
远树云中出,长江天际流。
何人夜吹笛,望远不胜愁。
这首清代蒋沄的《黄鹤楼》描绘了一幅古朴而苍凉的江景画面。首句"历尽千秋劫"表达了历史沧桑感,暗示黄鹤楼历经岁月变迁。"巍然古鹤楼"则强调了楼阁的雄伟和历史地位。
颔联"澹烟浮汉市,残日见黄州"通过淡烟和落日的意象,展现出江城武汉的朦胧美,以及诗人眼中的黄州古城。"汉市"代指武汉繁华的市井,与"残日"形成对比,渲染出一种衰败而静谧的气氛。
颈联"远树云中出,长江天际流"进一步描绘了空间的开阔,远处的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长江水浩渺无垠,流向天边,给人以壮阔之感。
尾联"何人夜吹笛,望远不胜愁"以笛声和远望的场景收束,引人遐想。这笛声可能是孤独的游子,也可能是诗人自己,借笛声寄托思乡之情或人生感慨,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蒋沄的《黄鹤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鹤楼的景色,融入了历史的厚重和个人的情感,展现了清诗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