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华空满,怨红都在,旧时罗帕。
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
枕上阳关催夙驾。忍今宵歌罢。
从此西楼翠尊空,愿明月、无圆夜。
镜华空满,怨红都在,旧时罗帕。
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
枕上阳关催夙驾。忍今宵歌罢。
从此西楼翠尊空,愿明月、无圆夜。
这首《留春令·中秋夜红楼离席》是清代词人郑文焯的作品,以中秋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离别场景。词中通过“镜华空满”和“怨红都在”表达了女子对镜中容颜凋零和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罗帕上的痕迹象征着逝去的情感。"早是销凝泪无多,怎留向、临歧洒",写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哀伤,泪水即将流尽,却在离别之际忍不住再次洒落。
“枕上阳关催夙驾”一句,借用了《阳关三叠》的典故,暗示离别时刻的紧迫,催促着离去。接下来,“忍今宵歌罢”表达了对今夜欢歌宴饮的无奈与不舍,而“从此西楼翠尊空”则预示了离别后空寂的夜晚和孤独的生活。
最后,“愿明月、无圆夜”寄托了词人对团圆的渴望,希望月亮永不圆满,以此来延续离别时的遗憾和思念之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含蓄,展现了词人在中秋离别之夜的复杂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