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景·其二衣冷欲装绵》
《夏景·其二衣冷欲装绵》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石洞元无暑,泉声洒面凉。

衣疑中夜冷,绵欲此时装。

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

拟将洴澼絖,换却薄罗裳。

中道怜班女,温言忆楚王。

骊山在何许,我更念温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清凉之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联“石洞元无暑,泉声洒面凉”开篇即点明主题,石洞内本就清凉,泉水潺潺,仿佛能直接洒在脸上带来凉意,营造出一种避暑的宁静氛围。

颔联“衣疑中夜冷,绵欲此时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受。衣物似乎在夜晚的寒气中微微发冷,暗示着夏日夜晚的凉爽,而诗人则开始考虑穿上保暖的棉衣,体现了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颈联“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运用了对比手法,荷叶上的雨水滴落,仿佛是夏日的甘霖,而葛布在秋霜的侵袭下变得厚重,形象地描绘了季节转换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尾联“拟将洴澼絖,换却薄罗裳”表达了诗人想要用厚实的衣物替换轻薄的罗裳,以适应即将到来的凉爽天气,这一细节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舒适体验的重视。

最后,“中道怜班女,温言忆楚王”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女性的同情和对美好情感的怀念,同时“骊山在何许,我更念温汤”则将思绪引向古代帝王享受温泉的场景,既增添了诗意,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清凉、季节变换、生活细节以及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历史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望江南

人别后,锦字倩谁传。

心逐雨花台上客,情牵桃叶渡头船。终日闷恹恹。

(0)

江南春.春草

风欲偃,路愁遥。枝头莺语滑,柳下马嘶骄。

堤边嫩绿年年长,几换游人过画桥。

(0)

如梦令

高柳蝉声哽咽。四壁蛩吟悲切。

丹桂发天香,疑似广寒宫阙。八月。八月。

又是中秋佳节。

(0)

菩萨蛮.美人午睡

绿云撩乱堆红袖。粉香零落胭脂瘦。鹦鹉一声声。

回头错应人。近前情脉脉。试把香肩拍。

双手约金钗。朦胧眼不开。

(0)

竹枝词.采莲

荷叶田田水满矶。荡舟惊湿女儿衣。

阿侬今夜浑忘却,唤取西风送月归。

(0)

霜天晓角

练波飞渺。月挂弓弯皎。云湿晴皋林杪。

土花碎、幽岩老。蛟龙时震啸。江白渔歌杳。

楼锁冷烟迷眺。剥绣斑、平沙晓。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