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霜天晓角》
《霜天晓角》全文
明 / 徐媛   形式: 词  词牌: 霜天晓角

练波飞渺。月挂弓弯皎。云湿晴皋林杪。

土花碎、幽岩老。蛟龙时震啸。江白渔歌杳。

楼锁冷烟迷眺。剥绣斑、平沙晓。

(0)
鉴赏

这首《霜天晓角》由明代诗人徐媛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晨霜天的壮丽景象,充满了浓厚的自然气息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首句“练波飞渺”,以“练”形容水面的清澈,与“飞渺”相结合,营造出水面上波光粼粼、轻盈飘渺的动态美,仿佛是仙境中的景象。接着,“月挂弓弯皎”一句,将月亮比作弓形,形象地描绘了月牙状的月亮挂在天空中,皎洁明亮,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云湿晴皋林杪”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湿润感,云雾在晴朗的田野上轻轻飘荡,触碰到高树梢头,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朦胧与生机。接下来,“土花碎、幽岩老”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石上岁月留下的痕迹,以及岩石本身的古老与沧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蛟龙时震啸”一句,巧妙地引入了神话元素,想象中蛟龙在水中或山间偶尔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神秘感。随后,“江白渔歌杳”描绘了江面的白色与远处渔歌的渺茫,展现了渔民的生活情景,同时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广阔与宁静。

最后,“楼锁冷烟迷眺”一句,通过“楼”、“冷烟”和“迷眺”等词语,描绘了一座被薄雾笼罩的高楼,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郁与孤独,同时也暗示了远方的不可知与神秘。而“剥绣斑、平沙晓”则以“绣斑”比喻沙地上留下的图案,随着晨光的逐渐明亮,这些图案逐渐显现,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和希望的复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既有视觉上的美感,也蕴含了深层次的情感与哲思。

作者介绍

徐媛
朝代:明

(1560—1620)苏州府长洲人,字小淑。副使范允临妻。工书画,好吟咏。与寒山陆卿子相倡和,吴中士大夫交口誉之,称吴门二大家。有《络纬吟》。
猜你喜欢

诉衷情令·其三

片云载雨过江鸥。水色澹汀洲。小莲玉惨红怨,翠被又经秋。

凉意思,到南楼。小帘钩。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

(0)

西河.中吕商陪鹤林登袁园

春乍霁。清涟画舫融泄。

螺云万叠暗凝愁,黛蛾照水。

漫将西子比西湖,溪边人更多丽。步危径、攀艳蕊。

掬霞到手红碎。青蛇细折小回廊,去天半咫。

画阑日暮起东风,棋声吹下人世。

海棠藉雨半绣地。正残寒、初御罗绮。

除酒销春何计。向沙头更续,残阳一醉。

双玉杯和流花洗。

(0)

木兰花慢·其七施芸隐随绣节过浙东,作词留别,用其韵以饯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

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娉婷。

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

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云零。

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

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经行。

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

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

(0)

观雪溪傍·其二

爱雪不能寐,凌晨步水滨。

断梢惊宿鸟,倒竹碍行人。

叠叠畬堪数,层层屋顿匀。

梅花无处认,唯觉暗香春。

(0)

留题许国博申申堂

宴居潇洒一斋宽,每到高谈暮忍还。

境胜自容巢燕托,时清谁顾卧龙闲。

桥前水石纷华外,窗下琴书寂寞间。

兼济未成归有地,羡君因此转思山。

(0)

和钱学士见谢新栽竹

碧池深院斸莓苔,鼓吹山前共得来。

高节最宜和雪看,虚心莫把夹桃栽。

肤清似玉休移石,骨瘦成龙不待雷。

若使菁莪逢此地,也应同喜育良材。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