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静掩扃,长日勘传灯。
身健高飞鹤,心空入定僧。
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
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
禅房静掩扃,长日勘传灯。
身健高飞鹤,心空入定僧。
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
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禅修生活的静谧画面。首句“禅房静掩扃”写出了禅房的封闭与宁静,暗示着修行者内心的清寂。次句“长日勘传灯”则点明了僧人在漫长的日子里通过传灯仪式进行修行,传递智慧之光。
第三句“身健高飞鹤”运用了象征手法,鹤的飞翔寓意修行者的身心自由和超脱,形象生动。第四句“心空入定僧”进一步强调了禅修者内心的纯净与专注,达到了忘我入定的境地。
第五、六句“炭烟生湿瘿,檐水滴晴冰”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禅房内外的环境,炭火燃烧产生的烟雾在潮湿中凝结,檐头滴落的水珠在阳光下如冰晶般透明,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清新的氛围。
最后两句“从此无依恋,相随只瘦藤”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禅修生活的决然态度,不再有所执着,只有那瘦藤相伴,象征着修行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尘世的淡泊和超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禅修生活的内省与超脱,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的内心修养和自然和谐的思想。
水浅篙师劳,况值夏日炎。
舟维蔡桥晚,扶行禦顽痁。
谁期村疃中,双屐苔花粘。
同行幸同志,出语无猜嫌。
晓霞晚必雨,故老尝所占。
两行桑麻香,农计得尽觇。
偶闻读书声,白叟依茅檐。
自奋力稼耕,其志方隐潜。
延我坐俄顷,障日西垂帘。
竹床半已弊,暂睡亦安恬。
传酒强我饮,饮绝徒掀髯。
神思偶尔清,吟兴为此添。
在家最喜客,出外复过之。
相逢旅琐间,所恨力莫支。
迂旷胆相照,相顾何须期。
或者诮交泛,责我无藩篱。
我性得之天,怀抱更坦夷。
谤随爱憎兴,而我了不知。
义利界限分,我心石不移。
风月剩佳趣,未易以迹窥。
有吟莫辞和,有酒须共持。
古道已不作,徒重旅心悲。
读书无灵时易过,剩得此身寄寒饿。
浮议徒然强雌黄,孤生已拚蚁旋磨。
江湖说诗在处多,字不堪煮诗奈何。
不若将军毡帐醉,儿郎帐里传羌歌。
归寻种秫安愚分,微名微利天所靳。
长沮桀溺隐者欤,耦耕曾答仲由问。
浊世悲欢无歇时,公事不了归痴儿。
胸蟠今古何足恃,得醉且醉莫须疑。
酒边说诗真是赘,说诗断是败人意。
醉入羲昊洪荒前,消取霎时邯郸睡。
岁年宁免驱尘劳,劳不成功亦滔滔。
终须侪入千百众,坐对柏烟穿布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