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
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
徐而察之出双瓶,水火相得自啸吟。
食顷乃已不可寻,坐客惊叹得未曾。
八月四七岁庚辰。
饯饮东坡月三更,中觞忽闻笙箫声。
杳杳若在云霄间,抑扬往返中八音。
徐而察之出双瓶,水火相得自啸吟。
食顷乃已不可寻,坐客惊叹得未曾。
八月四七岁庚辰。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夜晚月下饮酒的场景,诗人在三更时分,听到了笙箫的声音,宛如云间,抑扬八音,显示出音乐之美。接着,诗人细致地描述了东坡先生从双瓶中倒出的液体,不仅味道上佳,而且水火相得,自有天然的和鸣声。
食顷之间,这一切美妙却已不可寻觅,只留给坐客惊叹。最后,诗人提及自己八月四十七岁,在庚辰年写下了这首诗。
杨万里在此展现了其对音乐、饮酒和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朋友东坡(苏轼)的敬仰。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诗人通过对声音和味道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贫女择所适,蹉跎三十年。
夜深事纺绩,但望邻壁穿。
邻壁有灯不肯借,玉梭停织双泪下。
累成匹帛作短衣,又与东家送行嫁。
年来嫁却几多人,皓齿蛾眉善笑颦。
生男早已归舅氏,生女依稀结晋秦。
街头老姆发慈念,告汝拙容徒取厌。
不如学步逞娉婷,更拂罗裳弄娇艳。
贫女愁思习巧妆,强将旧服试加长。
量情终觉不相称,顾影翻疑柳絮狂。
两手捲衣心愈苦,幽房独处宁寒窭。
鹓鸾伉俪自有时,掌上岂能随燕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