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诸大士,弹指已三生。
渌水红衣涸,苍山白鸟横。
潮青非有法,花落本无声。
寂寂东明院,孤标刹自成。
当时诸大士,弹指已三生。
渌水红衣涸,苍山白鸟横。
潮青非有法,花落本无声。
寂寂东明院,孤标刹自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间流转与自然之美的深刻哲思。
首联“当时诸大士,弹指已三生”,以“大士”象征高僧或得道之人,弹指之间仿佛经历了无数轮回,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颔联“渌水红衣涸,苍山白鸟横”,渌水泛着绿意,映衬着岸边枯萎的红花,苍茫的山峦间,几只白鸟悠闲地飞翔。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凋零,也寓意着人生的起起伏伏,既有繁华也有衰败,但生命之美在于其过程的丰富与多样。
颈联“潮青非有法,花落本无声”,潮水涌动并非遵循某种法则,花朵飘落也不发出声响,这两句以自然现象为喻,表达了世间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以及人对于这些规律的无知或忽视。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
尾联“寂寂东明院,孤标刹自成”,在寂静的东明院中,独立的佛塔显得格外庄严,似乎在诉说着孤独与坚定。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强调了在喧嚣世界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独立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生、时间、规律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
昔我莳青秧,廉纤属梅雨。
及兹欲成穗,已复颓星暑。
迟暮易昏晨,摇落多砧杵。
村迥少过从,客来旋炊黍。
兴发即杖藜,未尝先处所。
褰裳涉浅濑,矫首没孤羽。
丛祠土鼓悲,野埭鹍鸡舞。
雉子随贩夫,老翁拜巫女。
辛勤稼穑事,恻怆田畴语。
得谷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岂为鲈鱼忆故丘,东南昏垫赖良谋。
一封暮别云间阁,三组秋归海上州。
子政暂为都水使,千秋终作富民侯。
赠君一语君应笑,竞注江河本不流。
一辞行旆楚亭皋,几为登临挂郁陶。
蓬断草枯时节晚,山长水远梦魂劳。
流传玉刻皆黄绢,早晚金闺报大刀。
宣室方疑鬼神事,顺风行看驶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