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王昌龄隐居》
《宿王昌龄隐居》全文
唐 / 常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wángchānglíngyǐn
táng / chángjiàn

qīngshēnyǐnchùwéiyún

sōngwēiyuèqīngguāngyóuwèijūn

máotíng宿huāyǐngyàoyuàntáiwén

xièshí西shānluánqún

注释
测:一作“极”。
隐处:隐居的地方。
唯:只有。
犹:还,仍然。
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
药院:种芍药的庭院。
滋:生长着。
余:我。
谢时:辞去世俗之累。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群:与……为伍。
翻译
清溪流向深不可测的石门山谷,隐居的地方只有孤云相伴。
松林稍头透出微微月光,这清幽的月光也好像专为您送来的。
茅亭夜静花影好像已恬然入梦,种有药草的院子到处都是斑斑苔痕。
我也想要像他这般辞去世俗之累,与西山的鸾鹤为群去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开篇“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两句,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寓含了诗人隐居其间的心境。清溪深邃,不可估量,象征着一种深远而又神秘的内心世界;隐处则是在这自然中找到了一个只有自己与孤云相伴的宁静之地。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两句,诗人通过松间露出的微弱月光,表达了对月亮的独特情感。月亮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象的一部分,更像是诗人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伙伴。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茅亭之下,花影成眠,显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趣;而药院中苔藓丛生,更增添了几分野趣和生机。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的超然态度,以及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西山中的仙鸟一样,脱离尘嚣,达到精神上的自由。这里的“谢时去”是对过去生活的一种告别,而“西山鸾鹤群”则象征着诗人对于高洁、自由生活状态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作者介绍
常建

常建
朝代:唐   字:号不详   生辰:708-765

常建,籍贯邢州(根据墓碑记载),后游历长安(现在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字号不详。开元十五年(727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后移家隐居鄂渚。天宝中,曾任盱眙尉。常建的现存文学作品不多,其中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较为著名。
猜你喜欢

答铁柱观道友·其二

南风泠泠吹我衣,写经换得白鹅肥。

山阴道士休相笑,来看蛟龙作雨飞。

(0)

东桧轩图

悟空塔前双桧树,化龙已上诸天去。

犀牛扇子破多时,欲觅牛儿无觅处。

千年公案重于山,还我牛儿竟不还。

桧树东边结庐者,亦欲置在犀牛间。

画史安能知许事,此中真有西来意。

莫论桧东与桧西,且复还我犀牛儿。

(0)

题李仕廉雪溪诗卷

五载西江想东越,兴来欲蹋山阴雪。

眼明见此雪溪图,恍若冰壶贮寒月。

山中之人不可招,千崖万壑皆琼瑶。

长空浩浩绝飞鸟,深林何处寻渔樵。

谪仙有孙有佳趣,蓬莱移得三珠树。

稍待明年春水生,借我纶竿钓鱼去。

(0)

题三香图二首·其一

拾翠羽,采明珠,美人宛在沧洲居。

梅为兄,矾为弟,一笑相逢大江水。

江水澄澄罗袜寒,双井诗人谁共看。

(0)

寿友人

丹丘仙人头雪白,玉宇高寒栖不得。

天目之阳多翠微,却跨黄鹤江南归。

山田有秫涧有水,鹿车同挽青山里。

庞公以安遗子孙,足迹不蹋襄阳市。

少微之星白煌煌,直与南斗相低昂。

东方小儿骨未锐,玉桃亲见三千岁。

安得左持桃,右持觞,祝公寿,登公堂。

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愿公与山同久长。

(0)

紫霞瓮歌

娲娥补天抟五色,化作昆崙一拳石。

神人巧斲秋水骨,玉臼敲丹碎蟾魄。

东方涌出玻瓈盆,九气凝结回鸾文。

天吴海若不敢受,中含万斛梨花春。

琼液流波散成绮,照见落花吹不起。

醉来大笑醯鸡天,吸尽长鲸百川水。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