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文章与道深,年来年去不关心。
几时上得青云后,两鬓从教白发侵。
匣内深藏三尺剑,樽前独抱一张琴。
辞高调古弹将晓,待倩春风听此音。
但得文章与道深,年来年去不关心。
几时上得青云后,两鬓从教白发侵。
匣内深藏三尺剑,樽前独抱一张琴。
辞高调古弹将晓,待倩春风听此音。
这首诗《除夜(其二)》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文学、音乐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首句“但得文章与道深”,诗人表达了对文学与道义的追求,认为只要在这些方面有所深入,便能超越世俗的烦恼。接下来,“年来年去不关心”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于时间流逝的淡然心境,岁月更迭对他而言已不再重要。
“几时上得青云后,两鬓从教白发侵”两句,诗人以青云比喻高位,白发象征年华老去,表达了对功成名就的渴望,同时也坦然接受岁月带来的变化。这种既追求又接受矛盾心理的表达,体现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
“匣内深藏三尺剑,樽前独抱一张琴”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两种力量——剑代表刚毅与斗争,琴则象征着平和与自我修养。这两者并存,既展示了诗人的多面性,也暗示了他在面对人生挑战时的坚韧与从容。
最后,“辞高调古弹将晓,待倩春风听此音”一句,诗人选择在黎明前弹奏古琴,期待春风能倾听他的音乐。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寓意着他希望自己的思想与艺术能够跨越时空,被更多人理解和欣赏。
整体来看,《除夜(其二)》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文学、音乐乃至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所展现出的复杂情感。
闲窗烛暗,孤帏夜永,欹枕难成寐。
细屈指寻思,旧事前欢,都来未尽,平生深意。
到得如今,万般追悔。空只添憔悴。
对好景良辰,皱着眉儿,成甚滋味。红茵翠被。
当时事、一一堪垂泪。
怎生得依前,似恁偎香倚暖,抱着日高犹睡。
算得伊家,也应随分,烦恼心儿里。
又争似从前,淡淡相看,免恁牵系。
满城桃李争春色,不许梅花不成雪。
世间尤物无盛衰,万点萦风愈奇绝。
我行柯山眠酒家,初见窗前三四花。
恨无壮士挽斗柄,坐令东指催年华。
今朝零落已可惜,明日重寻更无迹。
情之所钟在我曹,莫倚心肠如铁石。
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
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馀。
异哉鱼蛮子,本非左衽徒。
连排入江住,竹瓦三尺庐。
于焉长子孙,戚施且侏儒。
擘水取鲂鲤,易如拾诸途。
破釜不著盐,雪鳞芼青蔬。
一饱便甘寝,何异獭与狙。
人间行路难,踏地出赋租。
不如鱼蛮子,驾浪浮空虚。
空虚未可知,会当算舟车。
蛮子叩头泣,勿语桑大夫。
人皆称善弈,伊我独不能。
试坐观胜败,白黑何分明。
运智奇复诈,用心险且倾。
嗟哉一枰上,奚足劳经营。
安得百万骑,铁甲相磨鸣。
西取元昊头,献之天子庭。
北入匈奴域,缚戎王南行。
东逾沧海东,射破高丽城。
南趋交趾国,蛮子舆榇迎。
尽使四夷臣,归来告太平。
谁能凭文楸,两人终日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