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午阴招去踏芳堤,记得宋时溪。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
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
这首《一丛花·三饮济武寓中》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其词意深邃,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开篇“午阴招去踏芳堤”,描绘了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荫洒在小径上,引人前往探寻美景的情景。接着“记得宋时溪”,通过回忆往昔的溪流,表达了对历史与自然之美的怀念。
“层冰舞作蛟龙势,恨难上、千仞霞梯”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层层叠叠的冰凌比作蛟龙,生动地描绘了冰凌的形态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难以攀登高处的遗憾之情。
“深坐解愁,金缸乍烬,春在画帘西”则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面对即将熄灭的油灯,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画帘的西边传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红牙拍遍正如泥,蕉叶又编题”两句,通过描述拍打红牙(一种乐器)的声音如同泥土般沉重,以及用蕉叶书写题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山光钲鼓沉埋后,有狂客、方许幽栖”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山光与钟鼓声沉寂之后,能有一位狂放不羁的客人,与他一同享受隐居的乐趣。
最后,“还怕分襟,多将松竹,付与杜鹃啼”一句,表达了诗人害怕分别,希望将自己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寄托于松竹与杜鹃的啼鸣之中,以此来延续这份友谊。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